劉明康:A股市場估值仍高於國際成熟市場
    2007-12-11    記者:張漢青 實習生:胡齊明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訊 12月10日,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北京召開的財經年會上&&,在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中,中國A股市場本輪牛市漲幅是最低的。他同時&&,儘管A股市場近期有所回落,但估值水平仍高於國際成熟市場水平。
  劉明康列舉了相關數據,從2003年初到2007年11月末,俄羅斯的股票市場指數上漲了631%,巴西和印度則分別上漲了576%和596%,同期,我國A股市場上證綜指上漲了325%。上證綜指今年1月份升得很快,但比起俄羅斯、巴西和印度,這個漲幅還是小一點的。基於此,劉明康&&,A股市場的這輪漲幅整體上仍然低於俄、巴、印等國家股市的漲幅,如果和韓國、香港股市的漲幅相比較,大體相當。
  劉明康在其題為“當前金融形式與我國金融調控”的主題演講中,回顧了今年全球經濟發展和國內宏觀經濟運行中值得關注的新形勢和新問題,總結了中國經濟發展成就和管理的成果,並展望了2008年前景。
  在談到通貨膨脹問題時,劉明康&&,通脹是近年來新經濟體的普遍現象。目前我國價格總水平仍然是結構性和階段性的上漲,中國商品及資産價格漲幅仍低於許多新興國家,我國的宏觀調控還算是行之有效的,應看到中國政府宏觀調控的成績。不過經濟發展從偏快轉為過熱的風險依然存在。
  劉明康還特別提示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金融體系的影響和啟示。他説,在經濟上行周期,金融機構的風險意識處於明顯的弱化趨勢。美國房地産市場就是一些金融機構紛紛降低了貸款的要求,隨着房地産泡沫的破滅,這些非審慎的風險就暴露出來。
  劉明康還指出,中國目前還存在流動性過剩、資産價格上漲的勢頭,經濟發展從偏快轉為過熱的風險依然存在,尤其是投資信貸風險值得密切關注。而且,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金融體系還不完善,所以在應對危機方面我國要做更積極的準備,以將外部影響控制在最低限度。
  相關稿件
[股市•2007-12-10]上證綜指收復5100點關口 2007-12-11
太保本週將以集團整體上市方式登陸A股市場 2007-12-10
[股市•12.3-7]上證綜指創出八周最大漲幅 2007-12-10
[境外市場•2007-12-05]紐約股市大幅上漲 2007-12-07
[滬深股市•2007-12-06]震蕩盤整微跌報收 2007-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