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11-29 記者:陳偉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國家發改委27日發布的《今年以來鋼鐵行業運行情況分析》報告預計,明年鋼鐵行業市場環境不容樂觀,建議加大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力度,促進鋼鐵工業又好又快發展。 報告認為,從供給看,近幾年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使其産能大大提高,今年9月份鋼的日産量已達到相當年産鋼5.2億噸的水平。同時,淘汰落後産能儘管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難度依然很大,許多企業採取“關小上大”的策略,使全行業産能繼續擴張,供大於求的矛盾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從需求看,明年我國國民經濟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世界經濟總體仍處於較好發展階段,因此對鋼鐵産品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剛性需求。但是,國家抑制鋼鐵産品出口過快增長的政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國內鋼材市場總量平衡依靠大量出口的局面將會有所改變。出口需求的減弱,鋼鐵産品的回流,將會對國內鋼材市場形成較大壓力。 從成本看,鐵礦石、海運費、能源價格將繼續上漲,資源環境成本也將逐步納入企業生産成本,都將使整個鋼鐵工業成本上升的壓力加大。 報告同時指出,從目前鋼鐵行業運行來看,鋼鐵行業整體運行情況良好,産銷基本平衡,效益大幅度提高。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鋼鐵産品出口總量過大,暫時掩蓋了産能供過於求的矛盾,同時付出了巨大的能源、資源和環境代價,還使鋼鐵行業淘汰落後産能的市場約束力下降。 今年以來,在國內、國際需求旺盛的驅使下,鋼鐵生産日水平屢創新高。上半年,鋼的平均日産水平達到了年産鋼4.8億噸的水平,6月份達到了年産5.1億噸鋼的水平,9月日産水平繼續攀高,達到年産鋼5.2億噸水平。 去年1-10月新增鋼與上年同期新增鋼相比減少621萬噸,而今年新增鋼同比則多增882萬噸。今年以來鋼材市場之所以一直是向上的走勢,且大量新增資源沒有對市場形成很大壓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鋼材出口緩解了國內市場的壓力。 報告説,前10個月,凈出口折粗鋼4803萬噸,佔國內粗鋼産量的11.8%,佔國內新增産粗鋼的76.7%,新增鋼的四分之三以上用於出口。國內儘管新增産粗鋼6261萬噸,但在國內消化的僅為1458萬噸,佔增量的23.3%。今年以來,國內消化的新增資源比上年同期減少1630萬噸。正是因為國際市場的需求,消化了國內大部分新增産量,才得以保證國內鋼材市場的價格走勢。 為此,國家今年以來先後幾次調整鋼鐵産品出口政策,旨在控制過快過猛的出口勢頭,其政策效應已經顯現,已連續4個月鋼材出口環比下降,10月份當月鋼材、鋼坯出口與去年同月相比均為負增長,比今年最高的4月份下降了40.8%。 報告預計,今後幾個月,鋼鐵行業依靠國際市場消化國內過剩的産能,保持國內供需基本平衡的局面將會發生變化,大量的新增資源將回流到國內市場,加之鋼鐵行業巨大産能的釋放,將會對國內市場形成較大壓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