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運世博將是熱錢出逃時機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産業經濟研究所《境外熱錢在國內非正常流動調查報告》顯示,境外熱錢主要投資方向是房地産等高利潤增長行業,奧運會後將是熱錢出逃的最佳時期。專家&&,這些熱錢一旦投機得手,將給一些行業帶來致命的重創。 “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後將是樓市的價格高峰時期,也是熱錢出逃的最佳時期。”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産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黎友煥博士&&:“從2002年起,我國的經濟增長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周期,GDP的年均增長都超過兩位數,市場投資的回報率高於境外。這一波境外熱錢流入始於2002年,主要是緣於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良好預期以及國外其它地區投資環境的惡化。目前熱錢投資主要集中於經濟發達的大城市,但也出現了向沿海地區的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區大城市擴散的趨勢。海外投機者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當前人民幣的幣值被嚴重低估,而在近幾年內將逐步升值,尤其是奧運會和世博會是中國境內資産價格趨好的兩大重要因素’。”於是,大批境外熱錢源源不斷涌入中國樓市。
“熱錢”的“病毒”效應危害非常之大
“熱錢”是人們對國際套利資本的通俗説法,是指短期性質的、沒有實際交易背景的、純粹以套利為目的的跨境資金流動。它的學名叫“國際套利資本”。經濟學家易憲容&&,當人民幣匯率預期改善、利率高於外幣時,“熱錢”就會伺機流入套利。他説,近年來,人民幣升值、國內房地産市場價格快速飆升、國內股指瘋狂上漲時,國外的資金更是會千方百計地通過種種合法及非法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比如説,2007年上半年我國外匯儲備增加額中,就有一部分不知道通過什麼途徑進入中國的。也許,地下錢莊就是不知道來源的外資進入的渠道之一。 易憲容告訴記者,在目前情況下,當大量外資通過不正常的方式流入中國金融市場時,它對中國金融市場及實體經濟的影響與衝擊是十分巨大的。無論是2003至2005年上海的房價快速上漲,還是近年來深圳的房價快速飆升,最早拉動當地房價上漲的有不少是這些通過非法渠道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同樣,這些非法涌入的外資還會進入國內股市炒作套利。一旦中國房地産及股市有什麼風吹草動,這些外資又會通過地下錢莊逃之夭夭。 另據報告顯示,熱錢對房地産市場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對房地産價格的影響。由於境外熱錢在房地産市場具有明顯的“標杆效應”,境內外很多民間資金在其影響下,紛紛跟風入市,房價越炒越高,使房地産價格出現了明顯的“效用失真”問題;二是是對房地産政策的影響。由於我國沒有完全掌握熱錢的具體流動態勢以及對房地産市場的滲透程度,我國房地産政策的效應被嚴重扭曲。
阻截政策和防範措施應齊頭並進
“熱錢”就像電腦病毒,無處不在地侵蝕着金融市場。阻擋其進入的防火墻便是國家的外匯管理制度。由於國際市場預期人民幣升值,覬覦許久的“熱錢”便伺機涌入中國。針對這一情況,國家外匯管理局不遺餘力地制定多項阻截政策,打壓這種勢頭。與此同時,經濟學家們也開始關注對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使大量“熱錢”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現狀。 “必須加快&&限制境外熱錢進入房地産市場的措施。”黎友煥和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王凱博士提出了應對熱錢影響房地産的一系列建議措施:首先是應該進一步限制熱錢進入房地産市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調查顯示,在187個國家當中,對非居民投資房地産有各種限制的國家達到73.3%,如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對於外資購房不僅有比例上的嚴格限制,而且還規定必須獲得政府或中央銀行審批,外國購買者接受審批時要説明用途,不符合規定將被禁止購買房屋。而我國的限制就很少,這就加大了境外熱錢流入我國樓房地産市場的可能性。因此,必須加快&&限制境外熱錢進入房地産市場的措施;其次是要健全房地産金融市場。改革現有不合理的金融體制,打開各種政策瓶頸和制約,防止房地産泡沫。王凱認為,金融是房地産問題的總樞紐,是牽動房地産全局的神經,調控房地産的政策效果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房地産金融措施的效率;再次是要增強高房地産稅收政策的效應。房地産投機活動是通過房地産産權的流轉環節來獲取其超額利潤的,房地産增值稅應與投機活動的程度與強度挂鉤,而我國的房地産增值稅過低,更是助長了境外熱錢的投機行為。因此應提高房地産增值稅,以抑制境外熱錢流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