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外資巨頭進入 攪動我國千億元戒煙市場
    2007-10-22    本報記者:曾亮亮 實習生:郜國強    來源:經濟參考報

  10月底,諾華戒煙産品——處方藥尼派即尼古丁透皮貼劑將正式進入我國市場。今年年底,強生公司的戒煙口香糖也將亮相國內市場。我國現有吸煙人數已達3.5 億,並且吸煙人數還在以每年300萬的速度增加,每年死於與吸煙有關疾病的煙民達120萬人、約佔世界的1/4。如此巨大的潛在戒煙市場,多年來少有國內企業或品牌介入。此次兩大外資巨頭大舉進入,我國千億元的戒煙市場將有一番大較量。

吸煙是一種病

  《中國臨床戒煙指南》中指出,WHO比擬吸煙的危害猛於非典和海嘯。目前,全世界吸煙人數約有13億,每年有490萬人死於與煙草相關的疾病,佔總死亡構成的1/10 。煙草相關死亡目前已佔全球死因構成的第一位,到2025年其死亡總數將超過肺結核、瘧疾、艾滋病等疾病。
  據統計,我國有3.5億煙民,每年死於煙草相關疾病的人數為100萬,超過因艾滋病、結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殺死亡人數的總和,佔全部死亡人數的12%,預計2020年將上升至33%。
  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主任肖丹告訴記者,捲煙煙霧是由4000多種化合物組成的複雜混合物,其中至少有43種為已知的致癌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楊功煥教授等人進行的兩項調查顯示,吸煙致死中COPD佔45%,肺癌佔15%,食管癌、胃癌、肝癌、腦卒中、CHD和肺結核各佔5%至8%。
  “而且,最新的研究認為,吸煙是一種病。”肖丹説,WHO 已將煙草依賴作為一種疾病列入精神神經疾病,確認煙草是目前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煙草依賴又稱尼古丁依賴,特點為無法克制的尼古丁覓求衝動,以及強迫性地、連續地使用尼古丁,以體驗其帶來的欣快感和愉悅感,並避免可能産生的戒斷症狀。她説,吸煙成癮的實質就是尼古丁依賴。煙草依賴是一種明確界定的神經精神疾病,從煙草中反復攝取尼古丁會導致大腦的神經通路發生變化,從而在戒煙時會産生強烈的吸煙的慾望,這種慾望會削弱甚至摧毀戒煙的決心。只有少數吸煙者第一次戒煙就完全戒掉,大多數吸煙者均有戒煙後復吸的經歷,需要多次嘗試才能最終戒煙。

國內戒煙市場未被開發

  “吸煙有害健康已是不爭的事實。根據我國2006年調查結果,81.4%的人有戒煙的意圖,但戒不掉。而且,12.5%的人根本就不想戒煙。”北京安貞醫院楊曉輝副研究員告訴記者,如何促使並幫助吸煙者成功戒煙是控煙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中國臨床戒煙指南》和《吸煙行為干預指導手冊》均指出,煙草依賴的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持續進行。醫生要幫助每個吸煙者朝着徹底戒煙的目標努力,並要提供長期的隨訪支持。在這個過程中應強調心理支持和綜合治療的重要性。尼古丁替代療法是目前國際上普遍採用的治療尼古丁依賴的方法之一,該法通過短期內以非香煙的形式,部分提供原來從煙草中獲得的尼古丁來控制、減輕吸煙成癮者對煙草的需求,從而達到緩解戒斷症狀、提高戒煙成功率的目的。國外已有多種尼古丁替代産品上市,如尼古丁貼劑、尼古丁口膠、尼古丁噴鼻劑、尼古丁吸入劑、尼古丁舌下含片/糖錠等。
  據了解,上世紀90年代,北京近10家醫院紛紛開設了戒煙門診,但遺憾的是只有安貞醫院、朝陽醫院堅持至今。近幾年,中日友好醫院以及幾家二級醫院又先後開設了戒煙門診。儘管為數不多的醫院的戒煙門診堅持下來,但戒煙門診依然門庭冷落。楊曉輝説,除了世界無煙日前後,就診患者出現日均20多人的景象,平時一、兩個月來幾個門診病人是常事。
  就診人數少顯示出公眾對戒煙産品的認知度小。記者了解到,上世紀 90 年代就有國內企業相關藥品上市,但是由於人們對戒煙認識不足、宣傳不夠等原因,這些産品最後紛紛退出了市場。“除了戒煙門診有些藥品外,其他醫院根本找不到藥品。”肖丹告訴記者。

戒煙市場規模近3000億元

  作為《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第77個締約國,我國將在2008 年全面執行煙盒上2/3地方登上警語的規定。隨着整個社會對控煙重要性認識的加強,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也將悄然形成。
  “假設有17%的煙民也就是近6000萬人要求解除對香煙的依賴,按每人戒煙費用500元計算,戒煙市場規模就接近3000億元。顯然,中國戒煙市場蘊涵巨大發展潛力。”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貞賢指出,這也是外企看好國內市場的原因。
  據他介紹,諾華將於10月底在國內上市處方藥——尼派即尼古丁透皮貼劑。尼派在國外已有十多年的臨床經驗,是一種基於尼古丁替代療法的戒煙貼片,作用是有助於戒除煙癮、減輕尼古丁依賴性吸煙者的成癮行為和各種戒斷現象。 尼派在國外多是作為非處方藥銷售的,諾華也希望該産品能盡快轉為為非處方藥 ,讓更多消費者在藥店能方便購買。劉貞賢&&,諾華正與屈臣氏、沃爾瑪等大型連鎖企業積極接觸,尋求合作。
  儘管戒煙推行有一定難度,但是諾華尼派的銷售代表陳嘯對該藥市場前景非常看好。“當年國內戒煙環境不好,現在《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為戒煙大行了方便。”
  據楊曉輝介紹,北京市衞生局已將吸煙行為干預列入了“社區常見慢性病管理與費用控制”項目內容,並已完成對18區縣的基層醫生的戒煙方法與技能的培訓,旨在充分利用社區醫院這個渠道普及科學戒煙技術,使更多吸煙者能成功戒除吸煙這一不健康的行為。

相關鏈結

  尼古丁是1828年首次從煙草中提取出的一種生物鹼。尼古丁極易由口腔、胃腸、呼吸道粘膜吸收。吸入的尼古丁90%在肺部吸收,其中1/4在幾秒鐘內即進入大腦。
  尼古丁對人體最顯著的作用是對交感神經的影響,可引起呼吸興奮、血壓升高;可使吸煙者自覺喜悅、敏捷、腦力增強、減輕焦慮和抑制食欲。大劑量尼古丁可對植物神經、骨骼肌運動終板膽鹼能受體及中樞神經系統産生抑製作用,導致呼吸肌麻痹、意識障礙等。長期吸入可導致機體活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多種器官受累的綜合病變。
  尼古丁最大危害是成癮性,吸煙者一旦成癮,每30分鐘至40分鐘就需要吸一支煙,當達不到這一水平時吸煙者就會感到煩躁不安、焦慮、噁心、頭痛並渴望補充尼古丁,感覺似乎與鴉片毒品無異。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