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歐盟決定對紡織品貿易實行雙邊監控體系
    2007-10-18    本報記者:文婧 實習生:商艷青    來源:經濟參考報
  日前,中國與歐盟達成新的紡織品貿易協議,現有的配額限制會在今年年底取消。此後雙方將在2008年對紡織品實施進出口雙邊監控體系。屆時歐盟對中國紡織品進口實行監督系統;中國對歐盟紡織品出口擬實行資格准入制度,同意讓歐盟密切跟蹤其出口至歐洲的紡織品。
  新體系將在目前的配額制度2008年1月1日到期後生效,有效期一年。“雙重許可監督制度”將對2005年中歐簽訂的將於今年年底到期的協議中的10類紡織品中最敏感的8類紡織品進行監督,涵蓋類別4(T恤)、類別5(套衫)、類別6(男士褲)、類別7(襯衫)、類別26(套裝)、類別31(乳罩)、類別20(被單和枕套)以及類別115(亞麻産品)。這些紡織品的進口雖然處於嚴格的監督之下,但是該制度並不對它們的進口額採取限制。此制度將由歐盟成員國許可證管理辦公室管理。
  記者了解到,新體系還將包括審核中國簽發的出口許可和歐盟簽發的進口許可,並且將會跟蹤中國出口額的數量。歐盟貿易委員彼得曼德爾森&&,這意味着為歐洲的製造商和交易員提供較可靠的有關貿易發展的情況,並保證未來發展趨勢的可預見性,確保中歐紡織品自由貿易的平穩過渡。
  中國商務部也於日前召集主要紡織出口省市的外經貿系統有關人士以及主要紡織服裝出口企業討論2008年對歐盟紡織品出口管理問題。會議主要是徵求企業對明年對歐市場如何監管的意見,商務部尚未正式對外公布明年新的對歐出口的具體管理方案。但大數企業表露出面對日益複雜的貿易環境,希望加強紡織企業出口自律的心態。
  相關分析人士認為,新體系“雙重許可監督制度”只屬於統計、預警系統的範疇,監控進口量會成為歐盟發起各種貿易救濟措施的預警,若出現中國出口量激增,如何應對,採取什麼措施,這才是中歐面臨問題的關鍵。對於歐盟提出的“雙重許可監督制度”的新體系,主要將依靠雙方海關的數據進行對應監管,但由於中國與歐盟在海關數據的計算方法上存在一定差異,導致兩個海關之間對於中國紡織服裝進出口的統計不能達成一致,按照哪方海關的數據進行監管還有待進一步商榷。
  相關稿件
中國歐盟商會建議書:中歐建立平衡發展戰略 2007-09-12
中歐財金對話結束 中方強調將努力促進內需 2007-07-06
中歐官員在布魯塞爾舉行第三次財金對話 2007-07-05
中歐投資貿易展覽會將於12月份在法國舉辦 2007-07-04
中歐清潔發展機制新項目日前正式啟動 2007-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