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中國農産品質量總體安全讓人放心
    2007-10-16    本報記者:董振國 劉寶森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濟南召開的五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上,中國農産品的質量問題成為會議的熱點話題。農業部的調查分析、情況介紹,國外採購商的採購熱情,以及對中國農産品的積極評價,一些國外專家對中國農産品的認識等等,來自各方面的信息表明,中國農産品質量總體是安全和讓人放心的。
  據農業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盧肖平介紹,近年來,隨着現代農業的全面發展,中國農産品質量安全狀況不斷改善,農産品質量總體是安全和讓人放心的。根據農業部今年4月份例行監測結果,37個城市蔬菜農藥殘留合格率超過94%;36個城市生豬中瘦肉精污染監測合格率為98.9%;22個城市水産品中氯黴素污染監測合格率達到99.4%,水産品産地孔雀石綠污染監測合格率為99%。
  盧肖平指出,近幾年我國農産品質量發展態勢穩定。蔬菜合格率穩步上升,畜産品、水産品主要檢測指標合格率已連續三年保持在97%以上,並且保持了高水平上的穩步提升。
  從農産品出口情況看,根據國家質監總局監測,今年上半年,我國出口到美國的食品合格率為99.1%,出口到歐盟和日本的合格率是99.8%。最近,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2006年度進口食品檢測中,中國食品的抽檢率最高,合格率也高,達到99.42%,不僅高於平均合格率,而且高於美國和歐洲。
  交易會上,一些國際採購商對中國農産品&&出濃厚興趣,採購積極性較高。麥德龍集團是全球著名商業企業,集團採購(香港)有限公司助理採購員劉鋒告訴記者,麥德龍在全球的採購更看重産品質量,而不太在意價格。中國全部採購量佔全球的30%左右。農産品的採購是最近兩三年開始的,年採購額在500萬歐元至800萬歐元之間,並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他們在中國的農産品採購比較嚴格,都是從行業前三名中進行篩選,並選擇有出口經驗、質量符合國際標準的企業。
  劉鋒認為,麥德龍來中國採購農産品,主要看重中國是農業大國,有大量優質的農産品資源。同時,與歐洲農場生産的農産品相比價格比較便宜,還有很多産品是歐洲無法生産或産量很小的,比如菠蘿、臍橙等。
  一些國外專家在交易會上發表演講,中肯地分析了中國食品的質量安全狀況。上田逸平是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促進出口農水産部顧問,他對中國、美國、越南、泰國、厄瓜多爾等五個國家出口日本的食品質量進行了對比分析。以2006年日本進口食品違規的情況分析,抽查食品的違反率中國是0.58%,是五個國家當中最低的。“這説明若從這五個國家進口食品的話,中國是最讓人放心的。”上田逸平説。
  針對一些國外媒體對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炒作,上田逸平指出,現在包括日本在內,有很多歐美國家從中國進口越來越多的農産品,日本已經是進口中國農産品額最高的國家。媒體上報道了一些中國産食品安全問題,從另一個角度説明,中國農産品的影響力開始波及全球,對於世界很多國家來説,中國都是一個在農産品方面不可或缺的存在。
  威廉伊利恩是美國伊利恩公司總裁、國際農業貿易專家,30年前迷戀上中國文化,並於2004年在中國設立了代表處,致力於推動中美日三國的農貿往來。伊利恩對中國的國情有深刻的理解,他認為,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農業也在發展過程中,因此必然會存在一些問題,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解決這些問題,這是個過程,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他現身説法告訴國外消費者:“我生活在昆明四年,吃的是中國食品,可我還是很健康。很多人説中國食品不安全,我認為這是不正確的。”
  相關稿件
海外農業商家普遍&&:看好中國市場[圖] 2007-10-16
農業部:我國農民合作組織發展到15萬多個 2007-10-15
農業標準化為農民産出“金蛋蛋” 2007-10-12
博格:中國發展農業努力減貧成就顯著 2007-10-12
漳州市委書記劉可清:農業大市謀求工業崛起 2007-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