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人士:解讀高技術産業“十一五”規劃
    2007-09-19    本報記者:曹瀅 高露    來源:經濟參考報

  我國高技術産業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三,出口總額躋身世界前兩位,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日前,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高技術産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解讀了這部規劃,描述了未來五年中我國高技術産業發展的藍圖。

從“加工裝配”向“自主研發”延伸

  “十五”期間,高技術産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2005年高技術製造業銷售收入達到3.4萬億元,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提高到4.44%,技術産品出口達到2183億美元,佔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28.6%。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等區域,高技術産業規模佔全國的比重達到80%以上。
  種種有利條件為我國高技術産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使得國際高技術製造業加速向國內轉移。據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五”期間,高技術産業累計利用外商直接投資700億美元,跨國公司在我國設立的研發機構超過700家,集成電路等技術密集型産業國際化發展成效明顯。高技術産品出口額年均增長43%,佔全球的比重已超過10%。“當前我國高技術産業正處於一個由大變強的新起點上。”發改委一位參與《規劃》起草的負責人説。在這樣的背景下,《規劃》將高技術産業發展的思路由“十五”的“總體跟進、重點突破”轉向“自主創新、着力應用、産業集聚、規模發展、國際合作”二十字原則。這位負責人指出,發展思路的調整,是將過去主要追求擴大産業規模轉向以加快做強和繼續做大並重,強調加快高技術産業從加工裝配向自主研發製造延伸。

目標體系更為完善

  有人認為,高技術産業是一個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産業,可以完全交由市場運作。那麼政府為什麼還要站在國家的層面上&&這樣一個規劃?
  對此,發改委這位負責人談到,高技術産業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外部性較強的産業,在目前的發展階段,需要政府營造有利的政策環境。2001年我國發布了歷史上第一部高技術産業規劃,對於促進“十五”期間我國高技術産業的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另外,高技術産業已成為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的制高點,需要國家統籌規劃,在一些戰略性的領域做出部署,這也是世界通行的做法。
  與“十五”規劃相比較,新的規劃提出了一套更為完善的目標體系:過去是以産業規模目標為主,而現在則包含了自主發展能力目標、産業結構目標、國際化目標、産業規模目標等四大方面的任務和一系列具體指標。
  在自主發展能力方面,《規劃》中提出的任務是要求掌握一批事關國家競爭力和國家安全的核心技術,國內高技術企業發明專利數量翻一番,自主發展的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力爭達到50%以上,高技術産品出口中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和自主品牌的比重(出口額)爭取提高到15%左右,建成一批國家工程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關鍵技術裝備研製能力明顯增強。
  在産業結構方面,《規劃》提出的目標是到“十一五”末重點産業領域的技術層次和産品檔次大幅提升,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大型高技術企業,在優勢區域、主要中心城市形成若干創新能力較強、産業鏈較完整的産業集群。
  在國際化水平方面,《規劃》提出到2010年高技術産品進出口總額目標是達到8000億美元,出口占外貿出口的比重超過30%,培育一批高技術産品出口骨幹企業,利用外資的水平和高技術企業的跨國經營能力均有所增強。
  在産業規模方面,《規劃》提出到2010年高技術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要提高到10%左右,高技術製造業銷售收入達到9萬億元,高技術服務業銷售收入達到2.2萬億元。

八大發展方向九大專項工程

  《規劃》從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産業整體技術水平的角度,選擇了電子信息産業、生物産業、新材料産業、航空航天産業、高技術服務業、新能源産業、海洋産業、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八個方面作為未來一段時期産業發展的重點領域。這是我國首次在高技術領域明確重點産業發展方向。
  與之相配套的是,《規劃》提出了今後五年需要重點組織實施的九大高技術産業專項工程,包括:集成電路和軟體産業專項工程、新一代移動通信專項工程、下一代互聯網專項工程、數字音視頻産業專項工程、先進計算專項工程、生物醫藥專項工程、民用飛機産業專項工程、衛星産業專項工程、新材料産業專項工程。通過這批專項工程的實施,力爭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帶動性的關鍵共性技術,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技術産業群,大幅度提升産業的核心競爭力。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還介紹,《規劃》還首次從優化空間布局的角度,從三個不同層面提出了區域發展的重點,一是推動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三大高技術産業優勢區域率先做強、帶動我國高技術産業由加工裝配型向自主研髮型轉變;二是中心城市繼續加快高技術産業集聚發展的同時,着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三是發揮高技術産業基地和各類産業園區、孵化基地的作用,促進産業集群的形成,打造新的增長點。

  相關稿件
國家發改委:上半年地區經濟存在四大問題 2007-09-18
發改委嚴懲節日期間價格違規行為 2007-09-11
發改委:鋼材價格進一步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2007-09-07
8月CPI可能居高不下 發改委稱經濟仍未過熱 2007-09-05
國家發改委:1至7月煤炭電力生産較快增長 200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