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福林解析中國資本市場的一些熱點話題
    2007-09-07    記者:方燁 李佳鵬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訊 在6日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首屆新領軍者年會”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尚福林就當前我國資本市場的一些熱點問題回答了與會者的提問。

個人投資港股正完善實施細則

  在回答為什麼同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大陸A股市場和香港H股市場上股價存在較大差異時,尚福林&&這是市場自發做出的判斷,“也沒有什麼奇怪的”。他説,股價是市場的判斷,由於市場的投資者群體不一樣,所以判斷也不一樣。香港市場是一個國際市場,它的參與者很大一部分並不是香港本地的居民,而是國際資金在香港運作,他們對股價是否合理有自己的判斷。
  他同時&&,隨着大陸和香港兩地市場加強溝通和融合,兩地股市的價差可能會逐步縮小,但是“我想這種價格差異大概短期內不會完全消失。”
  對於最近提出的個人投資港股,尚福林則&&證監會正在作進一步的評估,完善實施細則。不過即使開通,由於初期數量有限,對A股也不會有明顯的影響。

股指期貨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

  “股指期貨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在條件成熟的時候會適時推出。”尚福林在會上明確&&,“關於股指期貨問題,實際上我們做了非常大量的充分的準備工作,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做過金融衍生品的産品。”
  準備主要分三個方面,首先是制度上的準備。尚福林説,《期貨交易管理條例》推出以後,證監會修改了相應的一些規章,涉及到股指期貨的大概有七個,中國證監會曾經連續召開會議來通過新的規章。再一個是技術上的準備。在沒有相應的制度之前,中國的期貨公司和相應的證券公司不太願意投入去做技術上的準備。目前制度上的準備和技術上的準備已經基本結束。最後還有一個就是投資者的準備,“這方面還要進一步進行深入的工作。”

合資證券公司審批將恢復

  在會上,尚福林還&&,中國始終積極推進證券行業的對外開放,在券商綜合治理結束後將恢復審批合資證券公司。外資進入中國證券行業可以採取子公司的模式,在投資銀行方面主要以合資的方式進行,對全牌照的券商外資可以採取參股的方式。
  尚福林説,通過為期三年的券商綜合治理,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整個證券行業恢復了應有的生機,獲得了健康發展的機會,券商已經走上了一條健康發展的道路,也提高了競爭力。在此情況下,外資進入中國證券行業有利於提升全行業的能力,目前證監會對有關問題正在積極研究。
  為化解證券業風險,夯實證券業發展的基礎,中國從2004年啟動了證券公司綜合治理工作,今年8月底剛剛結束。在此期間,中國暫停了合資券商項目的審批。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