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9-04 記者:張莫 實習生:劉雪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在1日舉行的2007年中國尾貨市場發展與規範高峰研討會上,多位專家認為,我國尾貨市場發展正處於起步階段,應盡快制定尾貨行業准入標準。 據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國雄介紹,尾貨是指出口企業滯留、滯銷的産品,本身必須是出口産品,有相應的品牌價值,不是有質量問題而退回的處理商品。“尾貨市場是中國市場發展的客觀需要。目前,對於尾貨市場的准入標準尚未明確。隨着尾貨市場的興起,尾貨標準的制定成為當務之急。” 北京市場協會秘書長國傑建議,銷售尾貨應該有一套制度來進行保證。市場的銷售者要建立排帳制度,要進行登記,要把今後憑證留存,供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檢查和驗收;同時市場應該建立廠長挂鉤制度,要把一些主要的尾貨市場廠家,要和市場建立合同,應該把一些固定的尾貨生産廠家、營業執照、商標在市場進行備案、留存。在市場銷售一些著名品牌的時候,應該有授權書或者委託書,保護好商標品牌,避免知識産權的糾紛。 北京社科院管理所副研究員楊松指出,政府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要盡快地制定尾貨行業准入標準,避免市場的盲目發展,同時,企業加快建立尾貨信息、尾貨運輸、尾貨收售以及維修和售後服務四大網絡,維護一個具有信息、評估、結算、保管、運輸、加工和維修職能的尾貨市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