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政府採購:將面臨科技與財政投入壓力
    2007-08-27    本報記者:韓丹 實習生:唐行 周家佳    來源:經濟參考報

  隨着政府數字化工程的迅速發展,IT産品在政府採購中的份額越來越大。據悉,目前IT産品已經佔據貨物類政府採購規模的50%以上,與此同時,IT産品的節能降耗也越來越被重視。
  業內人士認為,IT政府採購的節能化是未來的趨勢,但是,不可忽視的是,節能産品面臨科技與財政投入的壓力。

節能降耗成為未來趨勢

  IT産品正在成為繼空調、電冰箱等家電之後新的‘電老虎’。據統計,一台功率為300W的電腦以每天開機10小時計算,其每個月的耗電量為90度,而這還不包含顯示器的耗電量。2007年,我國PC耗電將超過200億度,再加上大量的打印機、服務器、網絡設備等其他設備,預計我國IT産品2007年總耗電為300億~500億度。而三峽電站2006年的發電總量為492.50億度。  以服務器為例。據統計,2000至2005年,計算機的能耗翻了一番,而大多數的增長來自售價低於25000美元低端服務器的廣泛普及。
  據悉,自1998年以來,政府IT産品採購規模呈逐年攀升趨勢,目前IT産品已經佔據貨物類政府採購規模的50%以上。
  “在給政府客戶服務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政府對節能降耗越來越多的需求,這在未來相當大的一段時間內,將是IT政府採購的一個重要趨勢。”英特爾負責政府及公共事業的、企業解決方案部中國大區經理郭京説。
  事實上,推進政府節能採購,已經成為當前我國政府採購工作的重點和熱點。《政府採購法》規定,政府採購應當有助於實現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目標,包括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等。今後的政府採購中,在技術、服務等指標相同的條件下,應當優先採購節能産品政府採購清單所列的節能型産品。
  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於建立政府強制採購節能産品制度的通知》,要求各級政府機構使用財政性資金進行政府採購活動時,在技術、服務等指標滿足採購需求前提下,要優先採購節能産品,對部分節能效果、性能等達到要求的産品實行強制採購。一些家電、IT産品已經進入《政府採購節能産品清單》。

給企業帶來機遇

  不可否認,政府採購對節能降耗的需求使一些中小企業被淘汰出局,而一些技術領先的大企業也同樣面臨壓力。但是,在IT政府採購節能降耗的大趨勢下,企業確實獲得不小的商機。
  2004年年底,我國政府正式&&了《節能産品政府採購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應當優先採購節能産品,逐步淘汰低能效産品,並列出三段時間表:“從2005年開始,在中央一級預算單位和省級(含計劃單列市)預算單位,首先推行政府綠色採購;2006年擴大到中央二級預算單位和地市一級預算單位實行;到了2007年,政府綠色採購將覆蓋到全國。”
  今年8月,剛剛出現在《政府採購節能産品清單》上的電子企業青島海爾、美的電器、格力電器、海信電器、同方股份、方正科技、七喜控股等電子企業就立刻迎來了利好消息。
  業內專家認為,IT政府採購倡導節能降耗對整個IT業的發展都有一個倡導作用,特別是激發了企業在節能上面的投入,將企業引向一個新的競爭領域。

採購節能産品一次性投入更大

  但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是,“節能需要付出大量的科技與財政成本”。郭京認為,IT産品的節能降耗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主要依賴科技進步的結果,也就是説,需要企業做出大量的科技投入。
  因此,相對普通産品,擁有高效與節能技術的IT産品的價格往往會更高,這使得政府不得不花更多的錢來購置這些産品。換句話説,採購節能産品的一次性投入會更大。
  但是,業內人士認為,政府在節能降耗上的投入是值得的。“目前的政府治理,在某種程度上來説和大型的企業很像。以前在純計劃經濟的時代,政府治理靠純預算,其價值取向和業績評估是不一樣的。隨着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改革的進行,政府治理也將按照高效的企業來組織運營。也會考慮投資與回報,只不過政府的回報是以社會效率和社會服務的指標來衡量,未來這將轉化為社會的資本增長。”
  據悉,歐洲曾經研究過如何提高辦公設備、電器、汽車、公共建築等的能源使用效率。該研究結果顯示,歐洲公共部門每年大約購買60萬台計算機,而節能的13%來自更高效的IT設備。整個歐洲用電費每年約470億歐元左右,只要每年投入8000萬歐元用於節能,到2020年就可以每年節約120億歐元。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