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濤&&:國內鋼鐵産能過剩將更為明顯
    2007-07-05    記者:方燁 劉璐璐 實習生:唐瑾瑾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資料照片

  本報訊 “5月份我國鋼鐵的出口就出現了回落的趨勢,預計6月份和7月份鋼鐵出口會明顯下降,而且預計下半年出口還會持續下降。由於我國今年以來鋼鐵新産能的增長主要都是靠出口消化的,一旦出口下降,將導致國內供給矛盾激化。”中國物流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陳中濤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我國鋼鐵月出口量逐月上漲,4月份單月達到716萬噸,但是5月份鋼鐵出口為617萬噸,出現今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6月份鋼鐵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更加印證了這一觀點。在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監測的多種工業品中,6月份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最為明顯。該行業新出口訂單指數自今年2月份以來一直徘徊在60%上下,但在6月份回落到50%的臨界點邊緣。
  根據近期發改委和鋼鐵企業代表達成的共識,預計全年鋼鐵出口占生産總量的10%左右。然而,今年前五個月我國鋼材出口量就已經佔到産量的12.53%。陳中濤認為,這意味着下半年鋼材出口將明顯放緩。
  對於可能到來的鋼鐵出口放緩,平安證券綜合研究所研究員聶秀欣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出口退稅的影響。他説,由於6月1日的出口退稅下調及預期出口退稅繼續下調,5月底以來鋼材價格就已經出現下滑。
  6月19日,財政部公布7月1日開始執行的部分商品出口退稅調整方案,鋼鐵是此次調整關稅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
  商務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認為,由於預期會調整出口退稅,前幾個月鋼鐵産品與出口退稅調整、開徵出口稅賽跑,搶關出口導致出口過高增長,把正常情況下後面幾個月的銷售額提前透支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所以預計近幾個月鋼鐵的出口將大幅下滑。他同時&&,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壓縮了中國鋼鐵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也對鋼鐵出口下降有一定影響。
  陳中濤認為,雖然一直在講鋼鐵行業産能過剩,但是由於今年以來世界經濟走高,同時中國鋼材出口價格相對較低,全世界範圍內對中國鋼鐵需求持續增長。去年我國生産的鋼材7%至8%用於出口,今年前五個月這一比率已經超過12%,出口超過2400萬噸。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鋼鐵業的産能過剩才沒有明顯顯現出來。
  但是,今年4月份我國鋼鐵産量已經達到4600萬噸,5月份超過4700萬噸,上漲100萬噸。按當前速度預測,今年總産量將高於五億噸。我國鋼鐵産量去年是四億多噸,今年在穩居世界第一的基礎上可能再次出現20%左右的增長,“且不説出口會下降,只要出口增長速度跟不上産能增長的速度,今年就肯定會出現各鋼廠火拼國內市場的場景。”陳中濤説。
  雖然會導致短期內的供給過剩,但是梅新育還是希望鋼鐵出口回落的趨勢能繼續下去。他説,鋼鐵工業具有雙重特性,既是我國不可缺少的基礎工業,又是一種高能耗、高資源消耗、高污染的産業。我國目前鋼鐵出口迅速增長,實際上是建立在水資源消耗迅速增長基礎上的。“而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一些鋼鐵企業所謂的發展,實際上就是犧牲當地環境、佔用本應歸子孫後世使用的水源,製造出來幾個漂亮數字。”
  相關稿件
我國大型鋼鐵廠欲借海水“降溫” 2007-07-04
上海鋼鐵服務業協會:滬鋼材交易量佔全國1/6 2007-06-18
我國鋼鐵可循環流程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建 2007-06-14
中歐啟動關鍵貿易談判首議鋼鐵紡織 2007-06-14
中國鋼鐵行業:緊鑼密鼓汰落後 2007-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