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7-02 本報記者:洛濤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 新華社記者:張明
攝 | 目前國內最大的房地産專業論壇,2007(博鰲)房地産論壇將於8月16日至19日在海南博鰲召開。這次本次博鰲房地産論壇將主題定為:尋找中國房地産行業的未來。 博鰲房地産論壇秘書長陳詩濤女士介紹説,“博鰲房地産論壇見證了中國地産市場化改革以來中國地産的成長道路。中國房地産從1988年海南建省伊始,到今天已經經歷了20年的發展歷程。因此,本次論壇希望能夠在對過去20年的中國地産進行總結的基礎上探討中國地産人共同的未來。” 面對已經連續五年的宏觀調控與行業游戲規則的轉變,中國房地産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的新課題。作為國內地産界的思想盛宴,博鰲房地産論壇組委會認為,中國地産界面對的共同命題應該是厘清中國地産未來的發展思路,尋找中國房地産共同的未來。游戲規則的嬗變與全球資本的進入可能使得行業面臨着轉型期的普遍困惑,而與此同時受制於政策對産品的限制,産品創新的命題也越來越困擾着業內。 2001年,陳詩濤女士決定創辦博鰲房地産論壇的時候,出發點在於一個區域性極強的行業,缺少一個全國性的交流平台。事實上在2001年的時候,國內房地産論壇已經興起,但多集中在各個區域。在此基礎上陳詩濤女士認為國內需要一個全國性的房地産交流平台,而博鰲亞洲論壇的模式為博鰲帶來了全國性的品牌,因此陳詩濤女士決定把論壇定在博鰲。 2001年首屆博鰲房地産論壇應運而生。2001年博鰲房地産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數百位房地産開發商齊聚博鰲。其時,著名經濟學家樊綱先生在面對台下數百位開發商時發出感嘆:“在座的是中國最為幸福的商人。”樊綱的依據是:房地産是一個朝陽行業,一個資金密集型的行業,面對着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與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已經市場化的房地産行業有着長遠的發展空間。 “企業家們第一次對這個行業有了整體的認知,大家能夠更加明白我們在從事一個怎樣的行業,開始明白這個行業在中國的發展歷史與趨勢。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是在當時厘清了一個行業的概念。”陳詩濤女士回憶説。“但關鍵在於思想,中國房地産行業的思想開始迸發了,馮侖、潘石屹、劉永好、任志強等人在第一屆博鰲房地産論壇上就迸發出了思想。”陳詩濤&&,一群人開始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進行集體思考的時候,思想的迸發就成為必然。也正是在2001年,“地産精英、博鰲論劍”開始成為中國地産界在每年夏日的固定節目。“政、學、商有了一個比較好的交流平台和探索氛圍,這是博鰲房地産論壇的實質。”陳詩濤女士説。 “我去了六次博鰲,感覺到中國地産的成長,也隨着中國地産一起成長,其中所學到的東西可能讓我更清晰的了解了一個行業的發展與未來”,一位東北的發展商説。主辦方觀點地産機構課題組的相關負責人則認為,中國地産本來就是在不斷摸索中走向未來的,從行業法制與游戲規則到企業發展模式,甚至到産品的開發模式,大多數開發商並不能有一個比較準確的認知與理解,因此他們渴望學習與成長,在這種情況下博鰲房地産論壇恰恰提供了一個平台。“博鰲論劍成為一種形式象徵,一個行業的集體探索是由博鰲開始。”該負責人&&。 “一個歷史的輪迴可能更是一個行業的昇華,從2001年中國房地産市場化之初,大多數房地産從業者對一個行業仍感迷茫時,中國地産迎來了自己的黃金年代。每一年都可以看到開發商的口袋又漲了。但是隨着宏觀調控的深入,大家可能會對行業規則有不適應感,更多的開發商希望能夠適應游戲規則並成長起來。”觀點地産機構課題組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説,“游戲規則進入一個落實期與穩定期的時候我們肯定可以看到一個行業拐點來了,大家可能會在一個新的相對穩定的游戲規則中尋找自身的定位。因此我們又開始尋找中國房地産行業的未來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