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揭開998元“伯芬8心8箭鑽石”神秘面紗
    2007-06-29    本報記者:馬俊 陳軍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北京的一家首飾店內,幾位女士正在挑選鑽石飾品。本報記者 李俊東 攝
  “普通的兩克拉8心8箭要30萬元人民幣,而我們的8心8箭只需要998塊,998塊人民幣!只有39顆哎。”“好像有一億人哎,怎麼分啊?”“我們就提供39顆,如果賣完了,恭喜你,你買不到了……”
  最近一段時間,一家來自台灣的伯芬珠寶公司在寧夏、陜西等地的多家電視台做電視購物廣告,廣告演員“瘋狂推銷”,嚴重誤導觀眾,到底是什麼鑽石可以廉價到這種地步?

鑽石=998元精彩廣告表演忽悠消費者

  連日來,每天的凌晨時分,由三名男子主持的電視購物廣告都在多家省級衛視頻道熱播,該廣告聲稱只需998元就可購買一條最頂級的“伯芬兩克拉8心8箭鑽墜”水晶鑽,為了誘惑觀眾,廣告裏的一位“侯總”更是為賣鑽扼腕、大拍桌子,情緒激動不已。
  在該廣告中,對於這個所謂的“伯芬兩克拉8心8箭鑽墜”水晶鑽,有着太多華麗的描述:“璀璨的動人火光,貴婦級的行頭”、“夢幻逸品!兩克拉巨鑽!”、“全世界最耀眼的車工”。
  在三位主持強大鼓動下,普通消費者似乎沒有不買這款鑽石的理由。“你也應該擁有一顆頂級兩克拉美鑽,但是30萬元你買的起嗎?”“伯芬珠寶怎麼可以做到這麼優惠的價格?我們這個價格是為了開拓中國市場,我保證在全國各大伯芬專櫃、專賣店,絕對沒有1000元的東西,2000元也沒有,如果你找得到,那麼這個東西侯總不要錢,送給你!”
  根據三位主持人對真鑽與“伯芬兩克拉8心8箭鑽墜”的比較,消費者購買無疑是極為划算。“兩克拉沒有8心8箭的鑽石需要人民幣218230元,而兩克拉的‘8星8箭鑽石’則要30萬元。相比之下,‘伯芬兩克拉8心8箭鑽墜’只需998元。”
  然後又開始大玩“鑽石概念”:“我們伯芬是全球最大鑽石零售商,我們的奧地利水晶鑽絕對是世界最低價!我跟你們説過,我們不是為了賺錢!這麼好的東西拿到國外10倍的價格早就被搶光了,早就跟你們説!根本不需要做廣告。”

專家揭開“奧地利水晶鑽”神秘面

  廣告中,商家一直強調他們的鑽墜是兩克拉奧地利進口頂級水晶鑽,奧地利水晶鑽究竟是水晶還是鑽石呢?記者就此電話採訪了北大寶石鑒定中心,得到的結果是:一位消費者於6月12日將其購買的8心8箭鑽墜送至北大寶石鑒定中心鑒定,鑒定結果其成分是合成立方氧化鋯。
  那麼,合成立方氧化鋯又是什麼東西,它與鑽石有什麼關係呢?
  寧夏質量技術監督局寶玉石檢測中心鑒定師宗立一告訴記者:合成立方氧化鋯早先是由前蘇聯製造出的一種人工晶體,是一種市面上常見的鑽石倣品,屬於人工寶石,但是,其火彩比鑽石還高,有相對較高的硬度,並可以通過加入致色成分産生多種顏色變換,這些特性使合成立方氧化鋯成為了一些廠家製作流行倣鑽首飾的首選材料,普通消費者很難用肉眼分辨。
  然而,儘管有各種比鑽石更好的外觀,倣鑽畢竟不是真鑽,合成立方氧化鋯與鑽石的價格有着天壤之別,一克拉合成立方氧化鋯的成本應在10元至50元之間。而如果是玻璃的話,其成本則只有幾分錢。
  對於廣告中所提到的“8心8箭”工藝,宗立一&&,8心8箭鑽石,應該是鑽石中切磨很好的一種鑽石,真鑽磨成“8心8箭”相當困難。但是如果用合成立方氧化鋯磨成“8心8箭”,顯然方便得多,不算是太難的一個工藝。
  而奧地利水晶鑽是鑽石嗎?寧夏寶玉石檢測中心的鑒定專家認為,根本不存在水晶鑽、水鑽這樣的鑽石命名方法,而且國際通用的寶石命名中也不允許使用國家或者地名。另外,一般來説,奧地利水晶應該是玻璃,並非真正的天然水晶,玻璃或者水晶並不是用克拉來衡量的。因此,奧地利水晶鑽這一稱呼純屬商家自我命名、自我標榜。

商家大玩“概念炒作”消費者小心上當

  對於廣告中所謂的“伯芬8心8箭鑽墜”以及“奧地利水晶鑽”的命名,珠寶玉石鑒定專家&&,我國於2003年發布的《珠寶玉石名稱》規定,在所模仿天然珠寶玉石名稱前冠以“倣”字,如:“倣鑽石”等,並應盡量確定給出具體珠寶玉石名稱,如:對於“倣水晶”應該盡量給出“玻璃”這個名稱。假的鑽飾,要麼不能叫鑽飾,要麼必須加上“倣”字,而伯芬珠寶公司在廣告中卻並未按此規定執行,整段廣告中非但沒有出現一個“倣”字,反而使用“夢幻逸品!兩克拉巨鑽!”這樣的廣告語介紹自己的“8心8箭鑽墜”,與國家規定嚴重抵觸。
  因此,伯芬珠寶公司在電視購物廣告一直在偷換概念,拿自己的立方氧化鋯或玻璃的“8心8箭”切工、極低廉的價格與真正的昂貴的鑽石去比較,沒有任何意義。
  銀川市消費者韓彤告訴記者,998元的確有巨大的誘惑力,奧地利水晶又是世界聞名,看了電視購物廣告後,打算給老婆買一條“伯芬兩克拉8心8箭鑽墜”,貨到了之後,想了想還是沒有付款,這麼便宜的鑽石,不由得不懷疑它是假鑽。
  另外,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現在很多消費者&&,這個電視購物廣告本身比它的鑽石更精彩,三個具有表演天賦的主持人仿佛是在演小品一樣,第一次看到這麼吸引人的購物廣告。一些網友更是在網上發帖子錶示,每天不看看這個表演成分濃重的購物廣告,就睡不着覺。
  寧夏工商局商標廣告處負責人則指出,該廣告多次使用了諸如“最”、“頂級”之類的絕對化詞語,已經違反了我國《廣告法》的相關規定。現在各種打擦邊球的“廣告技巧”層出不窮,分辨能力較弱的消費者一不注意就會吃虧。他提醒消費者,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法規規範電視直銷行業,致使電視直銷魚龍混雜。消費者看電視購物廣告決定購買廣告産品之前要多考慮和諮詢。如果買到的産品與廣告宣傳不符,應立即致電當地消費者投訴熱線,維護自己的利益。

  相關稿件
歐盟將禁止防曬産品使用“100%防曬”標識 2007-06-29
鞍山消協:警惕大商場明碼標價有詐 2007-06-29
上海國際婚紗攝影器材展覽會開幕 2007-06-29
北京市民參觀香港十周年成就展 2007-06-29
香港競爭力:轉型中的升級 2007-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