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20多家基金公司將有望開展基金QDII業務
投資者借"基"出海大門敞開
    2007-06-27    本報記者:張漢青 實習生:王月金    來源:經濟參考報

  據悉,包括南方、上投摩根在內的諸多基金公司此前已經在産品設計、技術環節等各個方面做好充分準備,積極準備申請發行QDII基金産品。

  最近,中國證監會發布了《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試行辦法》以及關於實施的有關問題的通知,《試行辦法》將於今年7月5日起施行,符合條件的20多家基金公司將有望開展QDII業務。
  新政策將對基金公司和投資者帶來何種影響,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業內人士&&,國內基金公司“走出去”是大勢所趨。這一辦法的正式頒佈,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國的外匯儲備,為國內基金業提供新動力和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它也有助於境內投資者拓寬投資渠道、更大程度上分散投資風險。

基金公司迸發海外生存衝動

  對於一直備受市場關注的QDII資格問題,《試行辦法》規定:基金公司開展QDII業務的門檻是凈資産不少於2億元人民幣;經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達兩年以上;在最近一個季度末資産管理規模不少於20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匯資産。
  業內人士認為,2億元的凈資産仍是個不低的門檻,預計在試行辦法頒佈後,基金業可能會迎來一波增資潮。
  有基金公司總經理&&,對相關機構開展QDII業務的資質作出嚴格要求,這與管理層嚴控風險思路有關,如果出現問題,相關機構要有實力解決,而且只有實力雄厚的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才有能力招募人才開展相關研究,從事相關業務。
  能夠符合《試行辦法》中申請QDII業務資格的基金公司,基本已經受過市場波動的考驗,在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服務方面都表現了良好的素質。據了解,目前國內57家基金管理公司中有20多家基金公司符合申請QDII業務資格要求,這些基金公司為:易方達、南方、博時、大成、景順長城、廣發、鵬華、招商,以及嘉實、華夏、國泰、華安、富國、海富通、華寶興業、上投摩根,等等。
  業內人士稱,在該試行辦法頒佈生效後,QDII業務將成為資産管理業的一項常規業務,只要符合規定,相關機構便可提出申請。據悉,包括南方、上投摩根在內的諸多基金公司此前已經在産品設計、技術環節等各個方面做好充分準備,積極準備申請發行QDII基金産品。
  據南方基金公司副總經理許小松介紹,南方基金所準備的首只QDII産品為主動型基金産品,投資於全球基金和港股,計劃發行規模在8億至10億美元間。目前人員配置、內部規則設計、國內主託管銀行與國外次託管銀行的商定工作已基本到位。美國梅隆集團已與南方基金正式簽約,合作開發該QDII産品,並提供全球基金選擇的專業指導,相關申請正待證監會審批。

新政擴大了投資範圍

  據了解,和銀行係QDII相比,中國證監會給予基金公司QDII的投資範圍選擇空間顯然要大得多。
  《通知》規定,基金、集合計劃可投資的範圍為貨幣市場工具、債券、金融衍生産品、結構性投資産品,已與中國證監會簽署雙邊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國家或地區證券市場掛牌交易的普通股、優先股、全球存托憑證等,以及在這些國家或地區證券監管機構登記註冊的公募基金。此外,基金、集合計劃還可以利用融資投資金融衍生品,但僅限於投資組合避險或有效管理,不得用於投機或放大交易。
  按照中國證監會披露的信息,目前與中國證監會簽署雙邊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國家或地區為33個,涵蓋了全球五大洲,其中既包括中國香港、越南、新加坡、印度等亞洲新興市場,也包括美國、英國等成熟市場。
  在投資比例方面,《通知》規定,單只基金、集合計劃持有同一機構發行的證券市值不得超過基金、集合計劃凈值的10%;持有非流動性資産市值不得超過基金、集合計劃凈值的10%;持有境外基金的市值合計不得超過基金、集合計劃凈值的10%;同一境內機構投資者管理的全部基金、集合計劃不得持有同一機構10%以上具有投票權的證券發行總量。
  《試行辦法》極為重視控制QDII産品的風險,對QDII産品的投資比例做了嚴格限制。如除指數基金外,單只基金、集合計劃持有同一機構(政府、國際金融組織除外)發行的證券市值不得超過基金、集合計劃凈值的10%。單只基金、集合計劃持有非流動性資産市值不得超過基金、集合計劃凈值的10%。

基民投資海外還需時日

  作為國內首只基金QDII産品,華安國際配置基金自誕生時起,便因産品設計上的束手束腳而一直處於尷尬境地。
  首只基金QDII産品沒能引起國內投資者多大的興趣,多少由於它的“生不逢時”。而當前,相比華安國際配置誕生時的環境,儘管國內A股市場波動加劇,但依然是牛氣沖天。同時,未來幾年人民幣升值的大趨勢已經確立,匯率風險成為橫亙在基金QDII産品面前需要跨越的又一大障礙。
  長城基金創新業務部總經理李賢彬認為,當前推出QDII業務正當其時,目前國內資金流動性氾濫,QDII是把大量過剩資金引導出去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他也&&,基金QDII推出的不利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人民幣升值,在人民幣升值壓力下,QDII面臨的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戰勝人民幣升值的速度;二是國內股市繼續紅火,QDII的收益會顯得沒有吸引力。
  分析人士指出,投機資金都是趨向盈利的,市場利空一旦增加,投機資金的風險也就會隨之上升,基金券商QDII産品到底能給投資者帶來多大的回報還是一個未知數。國內A股市場存在風險,但境外市場同樣存在風險。並且,由於其投資對象的不同,收益率也會大相徑庭。中國銀行的第一款QDII理財産品——中銀美元增強型現金管理被迫終止就是很好的例證。
  而且,國內宏觀經濟向好,投資者的牛市信心並未喪失,牛市的大格局還沒有發生逆轉。相對而言,A股市場的機會仍然多多,其回報也不一定比境外市場差。作為投資者來講,有多少人會下定決心去境外市場冒險?況且,人民幣正處於強勁的升值階段,投資國外市場,還有匯率損失的風險。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則認為,很多大型企業是銀行存款貸款客戶,無形之中銀行的QDII更能得到他們的認可。雖然沒有禁止企業買賣股票,但國有企業違規炒股被禁止,投資QDII顯然更容易得到監管部門的認可。因此,企業越發關注QDII産品。
  銀河證券研究中心副總吳祖堯指出,由於QDII産品還是新生事物,其發行規模將根據市場反應受到監管部門的控制,如果QDII發行對國內資金面産生影響,監管部門將會對其發行量、發行對象等要素進行調整,所以下半年對資金面的影響將會在可控範圍之內。但吳祖堯指出,通過一段時間的運作,等到QDII産品賺錢效應明確顯現後,可能會對國內資金面産生一定的影響。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