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東部沂蒙山區偏僻的小山村,還是西部荒涼的戈壁灘,利用太陽能洗個熱水澡,或是採用太陽能光伏照明,已不是稀奇事。
太陽能堪稱是取之不盡的清潔能源。如今,伴隨着全球變暖及節能減排壓力的增大,太陽能光熱利用已成為一個蓬勃興起的朝陽産業。約4000家太陽能生産企業同&競技,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太陽能時代。皇明、力諾瑞特、億家能、清華陽光……誰將是太陽能行業品牌戰的最後贏家?
 |
圖為在上海推廣的太陽能示範住宅項目。 |
 |
圖為在山東泰安推廣的太陽能示範住宅項目。 | 夢想:“讓中國百姓用上廉價熱水”
老家山東沂南縣的力諾集團總裁高元坤説:“我是從農村出來的。1998年我就提出口號_讓中國百姓用上廉價熱水。這是我的一個夢想!”
從開始專做玻璃管供貨商,到現在擁有自己完整的太陽能産業鏈,力諾集團在國內是獨家;研發分體式技術使太陽能可以懸挂到上百米的高樓墻壁上,力諾瑞特在國內是第一個;作為建設部命名的我國在太陽能領域的住宅産業化基地,力諾瑞特也搶得先機。
在這位山東人眼中,太陽能産業充滿着巨大的誘惑,成為他實現夢想的土地。近年來,儘管沒有特殊的政策關照,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産業發展速度驚人。據國家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截至2005年,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總保有量達到7500萬平方米,相當於電力裝機3000萬千瓦,累計節煤1.75億噸。僅2005年我國太陽能熱水器銷售量就達1500萬平方米,比歐美國家十年的總和還多。中國,已成為世界太陽能熱利用的最大市場。
目前,市場售價在1000至2000元的普通式太陽能熱水器,對普通百姓家庭來説非常實用。一台太陽能熱水器在晴天相當於一個火爐,它解決了農村冬季熱水問題。高元坤説:“作為一個從業10年的企業人,我敢對消費者負責任地説,目前我國太陽能熱利用技術非常成熟。購買太陽能熱水器,一次性投資,不浪費能源,適應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憂慮:“企業以一言為信,以一言為不信”
一向以中國太陽能産業代言人身份出現的皇明太陽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鳴,近來顯得有些低調。他對記者説:“我以前忽悠大家用太陽能,現在則呼籲大家謹慎使用。這是因為,在行業規模小時,大家要求不高;而當行業做大了,消費者的要求自然也高了。企業以一言為信,以一言為不信。”在行業快速膨脹中,一些業內弊病也便暴露無遺。
黃鳴是在談及政府強制性推行太陽能與建築一體化問題時説這番話的。顯然,黃鳴本人對太陽能熱水器在現代建築的安裝沒有信心。儘管我國太陽能産業規模世界第一,但行業競爭卻呈現無序發展狀態,這影響了先進企業對前沿科技的追求。目前,大約有4000家左右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産廠家,在展開一場生死存亡的較量,沒有裁判,沒有規則。對這種産業發展的混亂現象,引起力諾、皇明等知名企業對行業健康發展的憂慮。
任何一個前景被普遍看好的産業,在發展之初都不可避免要經歷一段混戰狀態。力諾集團董事長高元坤説,目前生産太陽能熱水器的幾千家企業規模不一,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尤其是一些幾個人的小廠,不但産品質量低劣,而且存在嚴重偷漏稅現象。當消費者購買了質量差的太陽能産品並受到損害,就會認為整個熱水器行業不值得信任,從而導致整個行業信譽度下降。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大企業因操作規範照章納稅,反而盈利空間縮小,致使研發投入受限。
山東省節能辦負責人王立亭&&:“當前太陽能産業缺乏行業標準,質量檢測和監督體系沒有建立起來,産品質量良莠不齊,地方保護惡性競爭等影響了市場的健康發展。”
合作共贏:競爭圖存的第一法則
品牌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許正是在這種亂軍混戰中,才方顯出英雄本色。
據記者觀察,簇擁在力諾瑞特、皇明等太陽能産業第一軍團外圍的,是一批極具生命活力的第二軍團。它們雖然勢力尚弱,但形神兼備。北京天惠陽光節能設備廠是一家只有160人的光伏電燈生産廠,但其太陽能熱水器、光伏電力産品仍顯示出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廠長李英華告訴記者,他們有七八人搞研發設計,正在申請專利,其生産的“天惠陽光”産品,已銷往德國和西班牙。
在市場競爭中,永遠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當前,皇明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排名第一,大約有7億規模,而力諾集團卻在尋求高端發展,在競爭力上顯得略勝一籌。他們通過合資合作,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産品,企業已獲得100項專利。目前,力諾集團已將發展目光轉向太陽能取暖、製冷和海水淡化。據了解,在短短幾年內,我國光伏發電轉換率已由6.7%發展到實驗室階段24%,光伏發電電池板使用壽命已延伸至25年,0.12美元/度的發電成本也接近於商業化運行水平。在長三角,無錫尚德公司銷售額已達700多億元,進入世界同行業前10名。
太陽能産業:期待“政策突圍”
一個僅有40人的生産車間,人均創造産值卻達1000萬元。來自力諾集團光伏電池板生産車間的這組數字説明,我國太陽能産業利潤空間巨大。但是,我國太陽能産業整體仍處於熱水利用的初級階段。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亟須政府&&相關政策對行業發展加以引導。
一是制定針對太陽能産業的優惠稅收政策,鼓勵加大研發投入。目前,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只是針對生物質、風力、水力發電等,但沒有把太陽能熱利用放到應有位置,沒有享受到應有的政策。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黃鳴説,目前皇明研發投入佔到5%,但盈利不是很好。如果行業核心技術得不到支持,設備改造不及時,會重蹈彩電、VCD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覆轍。當前最好的激勵辦法是減免所得稅、增值稅及進出口關稅,或即徵即返,專款專用。在歐洲,有的國家直接補貼給消費者,來刺激消費,培育市場。而我國在稅收上對太陽能産業沒有特殊政策,太陽能産業是在自髮式發展。
二是制定太陽能行業標準,維護消費者安全。黃鳴説,現在我國太陽能行業沒有基本的國家標準。太陽能熱水器壽命最多15年,不能做到與建築物同壽命,其使用情況尚缺乏長時間的數據跟蹤。太陽能熱利用控制系統穩定性要求高,原部件、産品限制等非常複雜,牽連的價值太大,管子破裂了怎麼辦?陽光不會停,熱水器夏季能達到100度,高溫高壓,塑料管道軟了怎麼辦?安全閥往哪放汽?如果太陽能熱水器産品沒有強制性安全標準,將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建議像電熱水器行業一樣,強制推行3C認證。
三是讓太陽能光熱産品進入政府投資的大型工程。如今,我國各地城建速度加快,但實際多用常規路燈,要挖溝,鋪設電纜,基礎設施建設成本較高。而光伏發電不受空間限制,技術已經成熟。因此,在政府採購環節加大對太陽能産品的採購已成節約型社會建設的務實之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