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班繁多缺乏指導 企業對REACH仍一頭霧水
    2007-05-31    本報記者:劉璐璐 張漢青    來源:經濟參考報

  天津德凱化學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彭渤在分別參加了一次協會和一次中介組織的REACH培訓班後,仍然一頭霧水。
  “別説企業不知道,就像染料這種擁有大量出口品種的行業,協會也不知道具體的操作程序。”中國染料工業協會秘書長田利明對記者説.
  REACH法規實施在即,官方的、商務的培訓鋪天蓋地,各種渠道的解析層出不窮。但記者在採訪時發現,目前一些企業對REACH法規的認知程度仍然很低,缺乏統一的權威指導,讓這些應對主體面對龐大、繁雜的REACH體系感到不知所措。

企業不知該怎麼做

  時至今日,REACH法規已經引起國內石化行業的普遍重視。
  “但在如何應對上,企業現在只能幹着急”,彭渤説,“我們參加了很多培訓,對企業該怎麼做,還是沒有弄清。”
  “社會上組織的培訓班多以盈利為目的,即使是官方的培訓也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只是浮在面上。” 中國石油和化工工業協會産業發展部副主任王子敏説。他&&,這些培訓只是對REACH進行簡單地介紹,講影響、制定過程和一些法律條款,至於企業該按什麼標準登記、花多少費用、需要經過什麼實質性的程序都沒有明確的解釋。
  商務部世界貿易組織司技術法規處調研員趙艷霞告訴記者,REACH法規的實施細則,歐盟方面還沒有出全,目前出來了6個,還剩4個。REACH針對的是歐盟境內的企業,歐盟方面對自己的企業該如何應對也還在探討中。 “我們只能摸着石頭過河。”王子敏説。他説,企業一方面是不知道該怎麼做,另一方面是抱着一種觀望的態度,擔心“我會不會白做了”。

缺少統一管理的行政部門

  REACH即將正式實施,但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一本有法律效應的、歐盟承認的、中國推廣的完整的REACH文件。業內認為這個工作只有政府出面才能完成。
  “連我們如此關心此事的協會也不知道中國政府目前誰在牽頭做這個事情。”田利明無奈地對記者説。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國內涉及化學品方面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部門,只能是問題涉及到哪個部門,哪個部門出來管一下。目前,對於REACH法規,國家質監總局、商務部、環保總局、國家生産安全局、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都在不同程度上進行着指導。
  “應對REACH法規,不是一個商務部能解決得了的,也不是一個質檢總局能解決得了的。”王子敏説。

希望相關部門協助完成三項工作

  據商務部近期的一份調研報告表明,目前我國企業離REACH法規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中小企業無力單獨應對REACH法規和辦理註冊手續。
  在採訪中,企業最希望政府加大宣傳和指導。他們提議政府相關主管部門高度關注REACH法規的實施,幫助和指導行業協會以及企業制定應對策略。
  根據REACH法規規定,只有歐盟境內的企業或機構才有資格去註冊,我國出口産品到歐盟的企業,不具備直接註冊的資格,必須在歐盟境內找一個代理機構。
  “根據我們估算,如果靠企業自身在歐盟設立一個登記機構,一年至少需要600萬元,像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很難拿出這麼多錢,即使有,就一定能收回成本嗎?哪家企業又敢於冒這個風險呢?”彭渤説。
  部分企業希望,行業協會盡快在歐盟設立代理註冊機構,為企業代辦相關註冊手續和為企業註冊提供各類服務;或者通過國家間協商,能在國內完成檢測、註冊工作。
  此外,企業還希望,相關組織可以協調企業進行集體檢測和註冊。田利明説,同類的企業來分攤費用,並組織起帶頭的企業。這樣,首先可以節省大量的重復的勞動;其次,可以節省了大量的經費。根據REACH法規的規定,預註冊時期存在一個篩選的問題,其中明確提出本着保護動物的原則,全世界一個品種化學品的動物實驗只能做一次。

  相關稿件
滬市更新上市公司行業分類 2007-05-31
廈門:一封來信打破一項行業壟斷 2007-05-30
糧油行業上崗資格確認行動正式啟動 2007-05-30
遏制高耗能行業擴張須市場手段配合 2007-05-29
2010年我國鎢行業銷售收入將達到500億元 2007-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