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冶煉遭遇急剎車 高耗能産業宏觀調控趨緊
    2007-04-23    本報記者:劉宏鵬 高風 李志勇    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展改革委本月一紙“遏制鋁冶煉投資反彈”的緊急通知,拉開了2007年新一輪産業宏觀調控的序幕。為何鋁冶煉首當其衝遭遇調控,對高耗能産業的宏觀調控又將如何展開呢?

“剎車”鋁冶煉的背後

  發展改革委的數據表明,2006年我國鋁冶煉行業投資增長幅度為9.6%。而在鋁資源大省山西省,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全省鋁冶煉業新增利潤27.28億元,全行業無一企業虧損。
  記者採訪了解到,2006年,山西省氧化鋁生産能力已達到320萬噸、産量達到255萬噸,電解鋁産量達74.68萬噸。全省規模以上鋁冶煉業實現銷售收入達到215億元,比上年增長1.1倍,實現利潤43.6億元,成為山西省僅次於煤炭開採和洗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力生産供應業的第四大盈利行業。
  發展改革委在4月10日要求遏制鋁冶煉投資反彈的緊急通知中説,一些地方集中投資電解鋁、氧化鋁生産能力的行為又開始反彈,鋁加工行業出現了集中投資熱連軋生産線熱潮,一些電解鋁企業以向深加工延伸名義投資建設低端建築型材生産能力。至2007年,“形勢愈發嚴峻,1~2月份鋁冶煉行業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24.2%。”
  上述局面導致的直接後果是:如今鋁冶煉産品産銷率已下降到90%以下,市場供過於求,電解鋁價格持續下跌。
  市場人士稱,一個以高耗能和污染環境為代價、日趨狂熱無序的領域,面臨宏觀調控只是時間問題。

調控並非簡單“剎車”

  調控鋁工業過熱,同樣是去年同一時期的話題——2006年4月11日,9部門發出《關於加快鋁工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的通知》,距離本月10日發展改革委發布遏制鋁冶煉投資反彈的緊急通知,恰好一年。本輪調控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業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認為達到調控的目標並不簡單。“鋼鐵、水泥、煉鋁這些都屬於工業材料,是被動産品,需求量是它的生産基礎。它們的投資過熱是與目前國內大規模的固定資産投資相&&的。房地産、道路以及其他城市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建設,各城市招商引資和工業基本建設的擴大,都對這些産品形成了大量需求。”
  曹建海説,市場需求必然引發生産衝動。因此,針對類似的原材料産業的控制,只涉及生産領域往往不能取得滿意效果,只有在生産、消費等各個領域全面採取措施,才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
  山西一家電解鋁國企的負責人則認為,要制止鋁冶煉行業“再度瘋狂擴張”,其關鍵在於治理整頓要敢於對相關利益群體“較真”“碰硬”,大力清理在建擬建項目,特別是要加大力度清理違規氧化鋁項目,防止電解鋁盲目建設反彈。

高耗能産業難逃調控

  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鋼鐵、電解鋁等高耗能産業出口仍然居高不下。而鋼鐵、水泥、煤炭、電力、電解鋁等高耗能行業投資反彈,直接造成了一些地區投資的高增長。
  分析人士認為,縱觀2006年發展改革委對水泥、鐵合金、鋁工業、電石、鋼鐵工業、煤炭行業一系列的調控,以及2006年《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産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精神,不難看出今年産業調控的軌跡:即産能過剩、技術裝備水平低、結構不合理、污染嚴重、資源供給和環境容量難以支撐的産業,將難逃調控。
  以鋼鐵業為例,2006年全年,我國累計出口鋼材4301萬噸,同比增幅109.1%。由於鋼鐵出口産品普遍層次較低,同時以消耗大量資源能源為代價,因此,財政部、稅務總局日前聯合發出通知,從今年4月15日起,調整鋼材出口退稅率。國家對鋼鐵産品、特別是低端鋼鐵産品的出口退稅率,下調已經開始。
  石河子大學李萬明教授認為,今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目標為8%左右,為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目標,優化結構、提高效益、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無疑將是今年産業調控的重點。“各方博弈仍將繼續,調控剛剛開始。”他説。

  相關稿件
[財經時評]警惕高耗能産業推動工業加速增長 2007-04-23
發改委叫停"高耗能企業優惠電價" 2007-04-17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叫停高耗能企業優惠電價 2007-04-17
山西省開始對460多家高耗能企業執行高電價 2007-03-27
河南強化“電價杠桿”抑制高耗能産業 200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