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莫道此生不識酒,杯中得來味更長”——在好幾次朋友聚會席間,我們當中的那幾位“酒仙”總是這樣讚嘆,“如果不看包裝,單憑品酒,還以為這就是53度茅&!” 也別説,以往常喝茅&酒的我們,一經與“茅&王子”交上了朋友,久而久之,便對他生發出一種格外偏愛的情誼。一來,省去了不少酒資;二來,又能享受到喝“貴州茅&”的韻味——耐品、受吞、不刺喉、不口乾,即使過了量,也不會産生像喝其他高度白酒那樣“頭昏腦脹”、“扯腸翻胃”的生理反應。 有一回,我們去紅楓湖逐浪。不巧,湖上酒家只有茅&王子酒上櫃,於是便認準“貴州茅&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商標,將就湊興起來。誰想到,七八個人一喝就幹了五瓶,竟在暢飲與慢嘗淺酌間找到了一種心儀的審美體驗:斟酒入杯,只見珠珠酒花串挂杯沿,恰似晨露飄荷,晶瑩剔透,頗讓人賞心悅目;隨之,又覺有一股濃郁的茅&酒香和着鼻息沁入肺腑,頓時挑逗起大家的豪飲情緒;及至瓶空、杯盡,依然覺得未盡其興。 茅&王子酒推向市場已有五年多,可它的身價仍未被多數人所認知。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養在深閨人未識”。 其實,酒的品位與人的品位一樣,只是一種人的意念理想狀態,只有對它進行消費,才能從真實體驗中逐步獲得視覺、嗅覺和味蕾的審美感。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 布迪厄就説過,“判斷品位的關鍵是,相似但不相同”。
茅&王子酒出身名門,生成“基因”自然而然就決定了他的品質與品味具有一脈傳承的“茅&品位”。 “茅&王子酒與53度茅&酒是什麼樣的親緣關係?”出於好奇心,我們曾請教過茅&集團董事長、總工程師季克良。 這位在中國白酒業界很有影響力的釀酒大師和藹地笑了笑説:“這不能簡單地等同起來講。53度茅&酒無疑是中國最好的醬香型白酒;但茅&王子酒,不管是53度的精品,還是中低檔品種,也是品質優秀、茅&酒品味風格很鮮明突出的高檔醬香型白酒。” 季董事長還向我們解釋,這樣定位的根據有三條:一,茅&王子酒採用的原料與茅&酒一樣,都是茅&酒原料生産基地出産的優質糯高粱和小麥。二,完全按照茅&酒的釀造工藝與質量管理標準要求來生産。三,儘管平均酒齡沒有達到五年,但在勾兌工序上,是用生産過程中自然生成的醬香、醇甜香和窖底香這三種典型體酒進行“酒勾酒”融合而成,酒體中絕不含有任何外來的添加物質成分。論品質,與茅&酒一樣,是綠色、有機、健康的飲品。 季董事長還透露,茅&王子酒的勾兌,使用了相當比例的茅&酒。因此,説品味,具有“醬香明顯,幽雅舒適,酒體豐滿,醇和協調,回味悠長,空杯留香”的風格,以及飲後不上頭的個性化特徵,很適合那些喜歡喝酒,但酒量不太大的消費者。 “扶花的綠葉同樣美”。茅&王子酒正是國酒茅&為了讓廣大老百姓都喝得起茅&酒,而精心研製開發的一個不可複製的“經典”。借宋代大詩人陸游的名句——“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來讚美茅&王子酒,實不為過譽之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