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産“搬進”瀋陽世博園 籌備工作緊鑼密鼓
    2007-03-30    本報記者:肖波    來源:經濟參考報

瀋陽世博園一角(經濟參考報資料圖片)
    不出瀋陽,就能在世博園裏觀看到法國的凡爾賽宮、埃及的金字塔、中國兵馬俑等138個國家、830處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
    近日,由瀋陽市副市長宋琦帶隊進京,瀋陽市政府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了“2007中國瀋陽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向世人再次展示了瀋陽志在打造區域會展經濟的信心。據悉,本次博覽會定於今年6月9日至10月9日舉辦。而在此之前,瀋陽去年已成功舉辦了世界園藝博覽會和世界生産力大會兩個世界級大會。

50個以上遺産地國家參展

    據了解,1972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大會&&了《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公約》,至今已有180個締約國、138個世界遺産擁有國、830項世界遺産。我國堪稱世界遺産大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文化與自然遺産共33項。
    據介紹,這將是全球範圍內首屆世界遺産博覽會。在此之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沒有在哪個國家舉辦同類展會活動,瀋陽是第一個舉辦這項活動的城市,總投資高達1.3億元人民幣。舉辦本次世界遺産博覽會,瀋陽市政府出資5000萬元,其他資金將通過市場化運營解決。
    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向國外遺産地發出了參展邀請函,世界遺産博覽會組委會還通過54個駐華使領館發出邀請,現已得到國外1/3遺産地的響應,將有50個以上的遺産地國家來沈參展。
    此外,組委會還派出10個招展小組,分赴國內33個世界遺産項目所在地進行招展。目前,超過50%的國內世界遺産地已同意來沈參展。到4月15日前,組委會將完成招展工作。
    首屆世遺會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中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及遼寧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由瀋陽市人民政府具體承辦。

籌備工作緊鑼密鼓

    瀋陽市副市長宋琦透露,本次博覽會以“推動世界遺産教育,促進世界和諧發展”為主旨,初步設計了兩大系列活動,一是以主題論壇、電視講座、知識競賽、攝影及徵文大賽等為主的宣教活動;二是以非物質文化遺産、民俗文化等為主的展演活動。
    據介紹,首屆世界遺産博覽會的展陳面積約為三萬平方米,分設兩館三場。第一展館包括序廳、亞洲廳和非洲廳三部分,第二展館包括美洲廳、歐洲廳、大洋廳三部分。三個展示場則分別為中國準備申遺項目的展示地、非物質文化遺産和中華民俗文化的展演現場以及瀋陽故宮、清昭陵、清福陵的展示現場。三萬平方米的展區中有2.2萬平方米的展區由瀋陽世博園現有的展館和場地構成,另外的8000平方米展區為一處新建的展演館。瀋陽將引進世界領先的數字球幕電影技術系統,在世博園內建造可容納約300名觀眾同時觀看的數字球幕電影廳。
    為增加博覽會的知識性和趣味性,杜絕簡單複製、微縮展示和布展的鋪張浪費,首屆世界遺産博覽會將採用圖片、錄像、投影、多媒體合成、同步漫游影視合成、感應屏、觸摸屏、球形銀幕等多種高科技手段,使得平面素材立體化,帶給游客身臨其境之感。
    截至目前,博覽會的國際、國內遺産展陳綱要和方案已經全部完成;對瀋陽世博園現有的五處、共計2.2萬平方米場館的清理工作已經基本結束;數字球幕電影廳工程已經開工建設,引進設備預計3月底運抵瀋陽,5月份即可完成調試工作。
    據悉,今年年初,瀋陽市委、市政府就將承辦世界遺産博覽會作為今年全市的重點工作,寫入200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舉全市之力,辦好世界遺産博覽會。為抓緊展會籌備,在申辦期間成立的專家委員會親臨瀋陽世博園現場勘察,按照國際標準對展陳設計方案提出修改意見,先後在瀋陽、北京召開三次專家論證會,以確保展會質量。

永不落幕的世園會

    記者從瀋陽市棋盤山國際風景旅游開發區管委會了解到,博覽會將充分利用瀋陽世博園現有場館設施,充分體現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不再新增一分土地。在一個世博園裏舉辦兩個世界級的博覽會,這在世界展會史上也屬首創。
    去年,瀋陽世界園藝博覽會成功地挑戰了時間、空間、季節和心理等方面的極限,成為“新瀋陽”的注解。世園會閉幕後,整合世博園自身及瀋陽東部區域、瀋陽周邊地區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旅游産業,是打造“永不落幕的世園會”的關鍵。
    世園會結束後,為避免世博園出現靜態“博物館”現象,瀋陽市依據棋盤山風景區總體發展規劃,結合休閒時代旅游者參與性和體驗性旅游活動的需求變化,提出由旅游觀光向休閒度假轉變,使之成為瀋陽市的休閒娛樂勝地,逐步建成集科普教育、婚禮慶典、會議展覽、生態保護、文化娛樂、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瀋陽後花園”。
    “博覽世界遺産,盡在中國瀋陽”已被確定為世界遺産博覽會的口號。這次世界遺産博覽會將在舉辦過世界園藝博覽會的瀋陽世博園內舉辦,這既增加了世博園的文化含量,又解決了“後世園會”時期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永不落幕”的難題。
    據介紹,以世園會為起點,以世遺會為新的契機,瀋陽市正按照建設區域性會展中心城市的目標,加大會展資源整合力度,不斷完善展場設施,引導會展經濟向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相關稿件
世界遺産“搬進”瀋陽世博園 籌備工作緊鑼密鼓 2007-03-30
上海世博會:要讓美成為永恒 2007-03-23
東航“世博號”首飛日本 2007-03-19
朱咏雷:上海世博會資金總預算為286億元 2007-03-14
上海發行40億元人民幣世博債券取得成功 200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