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REACH制度即將實施 我化工等行業首當其衝
    2007-03-26    記者:胡蘇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福州電 記者從日前於福州召開的“福建省應對歐盟REACH制度培訓班”獲悉,即將於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歐盟化學品註冊、評估、授權和限制法規(REACH)涉及範圍廣、影響巨大,將對我國化工、紡織、機電等行業造成三大衝擊。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檢驗司董輝等專家在培訓班上指出,歐盟REACH制度的實施,一方面有利於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以及化學品生産與使用的規範,但同時也會給我國相關行業産品出口帶來嚴重負面影響,主要包括:
  一是直接衝擊出口化工産品及其下游相關産品。REACH制度實施後,我國出口化工産品將面臨註冊、評估、授權問題,預計由此而增加的費用將使企業出口成本普遍提高5%以上。更為嚴重的是,由REACH法規引起的連鎖反應,如美國啟動了立法提案、日本宣布要建立商品檢驗註冊制度等,綠色壁壘迅速蔓延,將使我國化工及相關産品出口遭受的障礙擴大。
  二是間接導致我國從歐盟進口産品成本增加,影響下游相關産業的發展。歐盟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和化工産品來源地,REACH法規實施後,歐盟的化學品生産商或出口企業必將高額的註冊、評估費用計入産品成本,因而提高出口價格。據行業測算,這將使我國從歐盟進口化學品的平均價格提高6%以上,不僅影響我國化工産業發展,且將導致我國紡織、醫藥、輕工、電子、汽車等相關下游産品成本增加。
  三是面臨影響人體健康及污染環境産品的衝擊。歐盟新法規的實施,將普遍提高産品的生産成本,那些原來成本高、利潤小、污染環境、危及人身健康的産品,其生産地可能會從歐盟轉移到第三世界,我國也將面臨這種轉移的衝擊,受到不良影響。
  福建省外經貿廳副廳長王健&&,歐盟REACH制度代表了發達國家今後對工業産品“綠色”要求的方向,體系龐大複雜,我國企業應積極應對,促進産業的良性發展。福建檢驗檢疫局副局長謝少華指出,應對這一制度,我出口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熟悉歐盟REACH制度的各項程序要求。REACH制度的核心為凡進口和在歐洲境內的化學品必須通過註冊、評估、授權和限制等一系列綜合程序,其中“註冊”作為進入門檻的第一環節最為關鍵。
  其次是加強産品原材料把關工作,購買符合歐盟要求的原材料。
  第三,建立相應的檢驗實驗室以加強對産品的檢測、識別能力,對自己的出口産品形成準確評估。
  第四,加強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生産技術,加大環保綠色産品研發力度,盡快開發綠色、安全的替代化學品。
  第五,可探索建立企業聯合註冊機制。為降低企業生産成本,歐盟REACH制度允許並鼓勵相關企業對數據進行聯合提交和聯合註冊。在我國化工行業整體發展水平還不高的情況下,中小型化工企業可嘗試聯合應對REACH制度。
  相關稿件
陸蠡珠委員:發展煤化工産業不可一哄而上 2007-03-15
張延豐: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節能前景廣闊 2007-03-05
山東將投入36.12億元興建21處海水淡化工程 2007-02-27
化工板塊:尋找創新和優勢企業 2007-02-07
天津渤海化工集團:引進50萬噸苯乙烯項目技術 2007-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