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國廣告市場分析:新興媒體漸成新寵
    2007-02-09    本報記者:文婧 實習生:徐建鳳    來源:經濟參考報
    央視市場研究公司8日發布的2006年中國廣告市場分析數據顯示,中國廣告市場平穩中蘊藏着突變的基因:報紙等傳統媒體廣告面臨更大挑戰,戶外廣告因政策因素發展趨於理性,電台廣告客戶含金量日趨上升,互聯網、樓宇電視等新興媒體成為廣告界新寵,銀行、理財産品廣告成為投放熱點,體育賽事廣告營銷浪潮頻涌。
    央視市場研究公司副總裁田濤向本報記者透露,2006年中國廣告市場花費總額為2875億元人民幣,較2005年增長18%,這一增幅與去年持平,可以説是增長穩定緩慢的一年。據介紹,2006年各媒體的廣告投放量均有所增加。戶外媒體、網絡媒體以及電台等新媒體在廣告投放量上增長迅速。電台以高達24%的增長率榮登各媒體增幅之首。同時電台媒體廣告客戶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原來固有的電信業品牌,如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外,蒙牛、聯想、建設銀行等全國性品牌也進入電台廣告投放前十位。電視廣告花費也有不錯的上漲趨勢,增幅達到18%,並佔據廣告總花費76%的市場份額。中央&和省會城市&的廣告增長高於電視媒體的平均增長。另外,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受到了挑戰。報紙、雜誌的廣告增幅分別為4%和10%。戶外媒體隨着各項管理措施的&&,結束了高速發展的神話,回歸了理性,增長9%,體現供需較為平衡穩定的狀態。
    作為新媒體之一的樓宇電視繼2004年、2005年每年增幅300%後,2006年也實現了100%的增長。2006年網絡媒體從小眾媒體變為大眾媒體,網民每週用來上網的時間達到了16.9小時,即將趕上觀眾每週看電視的平均時間18小時。田濤&&,2007年互聯網、樓宇電視等新媒體廣告佔全國廣告預算的21%,更有56.7%的企業界人士&&將在2007年加大對其的投入。
    2006年世界盃對電視廣告增幅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賽事成大品牌營銷盛宴。2006年世界盃期間,CCTV擁有世界盃獨家轉播權的三個頻道與去年同期相比廣告刊例收入增長近36%。
    央視市場研究公司的分析報告認為,在奧運營銷衝刺年的2007年,60%的企業將選擇奧運廣告營銷方式。田濤&&:“基於2006年世界盃期間廣告市場的活躍表現,2007年及2008年中國廣告市場在奧運會的帶動下,將呈現更加迅猛的態勢,預計2007年中國廣告市場增幅將達20%。”
    數據顯示,2006年,金融投資保險業的廣告增幅高達33%,是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據田濤介紹,隨着2006年底中國金融市場的全面開放,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銀行必須適應市場變化,經營品牌,因此,銀行的廣告內容主要集中在銀行形象的宣傳上。中國農業銀行投放在銀行形象上的廣告花費位居各銀行之首,為2.760億元,比2005年增長91%;中信銀行則比前一年增長了652%,投放金額為1.68億元。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廣告投入均為2億元以上,招商銀行、交通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和光大銀行投入也為1億元以上。
    伴隨着理財熱,基金等金融投資産品的廣告投放量比前一年上升了277%。此外,銀行卡廣告增幅為28%,保險服務類廣告增幅為28%。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