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糧食物流:成本竟高于國外10%以上
    2007-01-08    本報記者:林艷興 葛如江 王建威    來源:經濟參考報

    自2006年11月開始的新一輪糧食價格上漲,讓人們想起了2003年的糧價上漲。記者調查發現,這兩次糧價上漲驚人地相似,這兩次糧價上漲,與糧食短缺均無直接關係,而流通不暢則是關鍵因素。國家發改委産業經濟研究所的糧食專家姜長雲認為,從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國糧食供求的變化趨勢看,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建設固然重要,糧食綜合流通能力建設,包括與此相關的糧食物流體係、糧食市場體係建設,則是更為關鍵的。 

糧食物流成本高于國外10%以上

    2003年以來,我國廣東等地的糧食價格均出現大幅度上漲,有專家分析指出,導致糧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是糧食物流節點脫節。糧食物流是糧農産業鏈中的重要一環,它連接生産與消費,維持著糧食市場的基本平衡。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方法解決我國糧食物流存在的弊端,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
    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的糧食物流企業正以高于國外同行10%以上的流通成本,與之在同一市場上進行競爭。此外,鐵路,交通體制改革的滯後,也使物流在運輸方面遇到較大“瓶頸”。據調查,國內糧食從生産區運到銷售區的流通費用,佔糧食銷售價格的30%到35%,而國外如加拿大則是20%到25%。過高的流通費用以及小農生産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形成了目前中國糧食價格平均高于國際市場價格的局面。
    姜長雲舉例説,目前,我國稻谷、小麥、玉米和大豆等主要糧食品種,其主産區和主要消費區嚴重錯位分布,如玉米的主産區集中于北方,而作為養殖業密集區和飼料工業發達區的玉米主消區,則主要集中于南方。同時,我國糧食庫存主要集中于糧食主産區,特別是東北地區。因此,在糧食綜合供給能力建設中,應該把糧食綜合流通能力特別是糧食物流體係建設,放在更重要的地位。

糧食供求出現結構失衡

    近年來,我國糧食供求處于“緊平衡”,供應沒有問題,但市場卻令人眼花繚亂。玉米價格持續上漲,小麥價格持續低迷,水稻價格卻長期穩定在最低收購價上下;而同為水稻,北方的粳稻價格持續走強,供不應求,但南方秈稻價格持續下跌,“粳強秈弱”;秈稻各品種差異也很大,優質稻備受青睞,常規稻少人問津;秈稻年份待遇也明顯不同,2005年還是國有糧食企業獨家收購,面臨庫存壓力,2006年一上市卻出現了激烈的“搶糧”局面。
    對此,姜長雲分析認為,結構問題已成為影響我國糧食供求平衡的主要問題。品種性、區域性的糧食供求結構失衡,越來越成為糧食供求失衡的主要特徵。
    大連商品交易所副總經理郭曉利説,從整體上看,當前影響我國糧食供求的突出問題是結構性矛盾。一是年際間糧食需求增長與産量變動矛盾較大,“賣糧難”、“買糧難”交替出現;二是糧食生産重心北移,區域間糧食供求矛盾加劇;三是糧食品種結構上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其基本變化趨勢是,在糧食總産量中,稻谷比重下降,小麥基本穩定,玉米比重提高。而從消費結構看,我國居民對大米尤其是優質大米的需求量比較大,仍將穩定增長。
    郭曉利認為,在糧食市場不發達和國家宏觀調控不完善的情況下,局部性、結構性的供求矛盾可能會演變為全國性的糧食市場波動。

國家宏觀調控手段被弱化

    長期以來,庫存一直是我國平抑糧食市場波動,調控糧食行情的一個手段。但隨著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推進,這批商品糧周轉庫存正從過去“宏觀調控的載體”向“宏觀調控的對象”轉變。
    國家糧食局專家顧問組顧問、中國糧食經濟學會駐會研究員李思恒認為,2005年,我們的總庫存為2969億斤,其中商品周轉庫存比已經下降到43%。理論上講,商品糧周轉庫存只屬于企業經營運作使用,不再承擔國家宏觀調控任務。而且,這些周轉庫存還將不斷下降。《糧食流通管理條例》雖有糧食企業須擁有一定量庫存的規定,但不易落實,很難檢查。這類庫存不確定因素大,水分多。
    李思恒因此認為,原則上,在國家宏觀調控的運作中,這批商品周轉糧庫存不可能作為可信賴資源,甚至在某種不正常心理驅動下,還可能成為市場動蕩的負面因素,可以説是“宏觀調控的對象”。

陷入第一輪重復建設熱潮

    近年來,糧油加工業逐漸走出低谷,但也開始陷入糧食全面放開後的第一輪重復建設熱潮。在糧食購銷市場化、糧食能源化、用途非糧化等推波助瀾下,糧油加工企業遍地開花,導致産能大量過剩。可以預見,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各種性質的糧食加工企業將對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主渠道地位形成強大的衝擊。業內人士認為,糧食市場的波動,可能新增一個“加工過量”因素。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統計,2005年度大米加工企業7160個,年生産能力12447萬噸,實際産量2914萬噸,平均開工率不足30%;麵粉加工企業2819家,年生産能力8090萬噸,實際生産3480萬噸,平均開工率42%。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會長白美清説,目前,大米加工廠的建設仍在全面開花,麵粉廠依然有增無減,油脂加工廠盲目開工也未停止,而最突出的是玉米加工業。在“向玉米要能源”、“向玉米加工要效益”等口號推動下,以玉米為原料的生化制品燃料乙醇、麥芽糖、檸檬酸、賴氨酸等生産不斷擴大。東北不少玉米主産區在建、待建的玉米加工企業的産能都已經超過其玉米産量。 
    糧食深加工的發展除帶來産能過剩外,還將引發市場格局的變化。一是糧食市場將為以加工企業為主導,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地位將弱化。在吉林一些玉米深加工發展迅速的地方,農民賣糧已從原來的看糧站的行情變為看加工廠的行情。二是“糧源爭奪戰”可能因加工而點燃,近年來世界糧食價格的持續上漲已經出現了這樣的苗頭。
    吉糧集團副總經理姜建華説,中、美是世界頭兩位的玉米生産大國,近年逐步減少玉米出口乃至變為凈進口,加上其他國家的玉米加工增加,當前國際政治經濟關係上的“能源爭奪戰”會不會在將來演變為“糧源爭奪戰”,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