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量進口的美國棉花對我國棉花産業産生了衝擊,不少專家和業內人士提出,在我國紡織品頻遭歐美國家阻擊的背景下,我們完全可以而且應當採取對美國棉花進行反傾銷調查等貿易救濟措施,否則我國棉花産業和紡織行業都將在殘酷的國際競爭中遭遇更為沉重的打擊。但也有專家對這樣做能否奏效持不同看法。
2001年至今年7月,我國已進口了大量棉花,其中美國棉花佔一半以上。這雖然解決了國內紡織企業原料短缺難題,但進口棉集中涌入,也擠佔了國産棉花市場。美國棉花産值每年不過30多億美元,而政府對棉花生産和出口的各種補貼卻超過這一數字,這使得美國棉花在國際市場上依靠低廉的價格到處攻城掠地,導致近兩年長江中下游和黃河流域棉花種植面積逐漸萎縮。而去年以來,我國主營棉花的企業普遍因進口棉的衝擊而虧損。
|

|
|
|
棉花大量進口,棉農利益受損。 本報記者 沈橋
攝 |
上海WTO事務諮詢中心姚為群研究員等專家認為,享受補貼的廉價美國棉花大量涌入,事實上已損害了國內棉農和棉商的利益,應當依據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規定和國內法律,儘早着手對美國棉花實施反傾銷調查等貿易救濟措施。他説,我國對棉花進口的控制目前採用配額管理的辦法,在此之外,只要符合我國《反傾銷條例》的規定,完全可以申請啟動反傾銷調查等措施。
據商務部統計,去年共有18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發起反傾銷、保障措施和特保調查63起,僅美國就依據其國內《綜合貿易與競爭法》第337條款對我國七種産品發起調查,並對兩種産品展開反壟斷調查。但我國市場上的這些發達國家的産品反而大行其道。姚為群説,我國既然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就要按照這一游戲規則理直氣壯地行事,既然近億棉農的利益已受到衝擊,提出反傾銷或特保措施是很正當的行為。
對美國棉花反傾銷最終能否解決國産棉花的困境,部分專家和業內人士持懷疑態度。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一師棉麻公司副總經理李成説,如果對美國棉花進行反傾銷調查,可能首先就面臨國內紡織企業的反對。但事實上,甚至一些主張放開棉花進口限制的紡織企業都不否認大量進口棉花帶來的威脅。浙江巨鷹集團、羅蒙集團和山東華潤等紡織企業的負責人對外棉大舉進入均&&擔憂,他們認為中歐、中美紡織品貿易摩擦不斷,如果國內棉花産業被擠垮,紡織原料很容易被人卡住脖子,不僅紡織産品出不去,美國棉花也不會再是質優價廉的代名詞了。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杜珉説:“對美國棉花進行反傾銷調查最終會達到什麼樣的效果,而世界貿易組織對美國的約束力有多大,這些都需要考慮清楚。”美國農場主在國會的影響力很大,多哈回合談判休眠,就與美國不肯在農産品補貼方面讓步有重大關係。2004年,巴西以美國棉花享受的高額補貼損害了巴西棉農的利益為由,把美國告到世界貿易組織,雖然最終巴西勝訴,但美國依然不理會世界貿易組織的裁決,繼續維持對棉花的補貼,最終導致裁決難以落實。
但杜珉同時也&&,不管反傾銷調查的結果如何,對我國棉花産業絕對是有利無害。她説:“如果調查證明美國棉花是傾銷,即便實施反傾銷的效果不能如我所願,但我國至少可以在與美國其他方面的貿易談判中,以此為籌碼爭取自己的利益,這在國際貿易中都是常用的手段。”
去年年底,世界貿易組織香港部長級會議上達成協定,發達國家承諾在2006年年底之前取消棉花出口補貼,並逐步削減其他形式的國內支持政策。一些國內棉花經營企業據此樂觀地認為,屆時美國棉花的優勢將大大降低。但由於多哈回合談判於今年7月破裂並被宣布無限期中止,這一關於棉花補貼的協議能否付諸實施變得前景渺茫。事實上美國政府承諾取消對棉花出口的補貼只佔美國對棉花産業補貼的不到1/10,即便取消了出口補貼,對美國棉花生産及出口的影響也極其有限。
上海WTO事務諮詢中心貿易救濟措施監控預警部主任助理賀鴻昌認為,儘管我國目前棉花進口仍有配額限制,但按照有關協議,進口配額在未來幾年內就將取消。從近幾年的情況看,進口配額並未控制住外棉在我國的傾銷。根據我國《反傾銷條例》和WTO《反傾銷協定》的規定,發起反傾銷調查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即進口産品存在傾銷、國內産業受到了損害、傾銷和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而且申請反傾銷調查的企業和組織還應當具有産業代表性。賀鴻昌説:“這麼多的基礎性工作都需要儘早展開,如果等到國內棉花産業被衝垮時再去調查,可能就來不及了。”巴西和美國有關棉花補貼的“官司”,僅訴訟之前的調查取證就花去了兩年多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