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6-11-09 本報記者:勾曉峰 文婧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嘩啦啦——”,當贊比亞展櫃的工作人員將閃亮的紫晶礦石鋪在桌子上時,天津億佰佳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澤義正好從旁邊路過。於是,他成了贊比亞工作人員接待的第一位中國客商。
朱澤義很仔細地問了問不同品質的紫晶石價格,並且一一將其記錄了下來,還同贊比亞方面就運價、關稅等方面聊了聊。在留下了對方的&&方式後,朱澤義有些吃力地從人群中擠了出來。
“我們今天的注意力主要放在食品進口方面。”朱澤義對記者説,“不過,如果其他領域能有好的項目,我們也不會錯過。”
11月6日,北京的大風降溫天氣進入第二天,四五級的北風讓幾乎每個從室外進來的人都顯得有些狼狽,但這並沒有影響當天舉行的非洲商品展覽會爆棚的效果。開幕式還未舉行,展廳裏就已經有不少中國客商對這些來自非洲大陸的新鮮貨表現出興趣,而參展的各個非洲國家代表團,也拿出了獨具本國特色的商品來吸引中國客人。
埃及展團是展會上最有特色的一個展團,他們統一製作了具有古埃及特色的展櫃,接待小姐也打扮成了古埃及少女的樣子,對於每一個在展櫃前諮詢的客商,他們還贈送了倣古埃及畫作為紀念品。雖然打出了“古埃及牌”來吸引客商,但作為非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埃及的展品較其他非洲國家來説,製成品和工業品更多一些,人們甚至在展櫃上看到了由埃及最大的企業集團奧林匹克集團生産的一整套白色家電。埃及投資總局駐中國代表顧鷹告訴記者,埃及也和中國一樣,建立了經濟特區,用優惠政策等吸引外國投資者到埃及開辦企業,中國也是他們重點引資的國家之一。
津巴布韋展櫃上擺着很多來自當地的手工藝製品,包括蠟染布、木雕、草編藝術品等,特別是一些木制首飾,引起了一些女士的興趣。從展會開始,津巴布韋展櫃前就一直有看展品、問價格的女士。“這個小木雕要20元人民幣,那塊蠟染布得200多元人民幣呢。”一位年輕的女士告訴記者,“雖然比起國內的産品,價格還是有點貴,不過這可是當地人手工製作的,味道可不一樣。”
記者在尼日利亞展櫃前還遇見了老朋友——通用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業務七部的總經理羅明,此時羅明變成了“推銷員”,向中國客商推銷起尼日利亞的可可。原來,常年從事對非貿易的羅明有很多非洲朋友,這次來展會參觀,意外碰見了來華參展的熟人,所以臨時當起了“義務講解員”。
“尼日利亞是世界四大可可産地之一,可可是尼政府重點培育的行業。”羅明對一位中國客商介紹着。這位中國客商説,“原來都知道尼日利亞盛産石油,沒想到他們的可可也這麼有名。”
除了可可,還有一些非洲國家的咖啡、堅果、香料、皮革等産品,都是中國商人特別感興趣的。據了解,此次由國家商務部主辦、商務部外貿發展局承辦的非洲商品展,總共由來自安哥拉、布隆迪、喀麥隆等23個國家的170家非洲企業參展。除了展會外,還將舉行突尼斯、尼日利亞、烏干達等國的專場推介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