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經濟敏感問題“靜悄悄”溝通
人民幣匯率並非第二輪中美對話核心話題
    2010-05-21    作者:記者 張莫/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資料照片)

    似乎已成為慣例,每次中美高層對話之前,“人民幣匯率”總是被各方廣泛提及的話題之一。但是,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前夕,從各方反應來看,“升值”被最大程度地淡化,一切倣佛都應了20日中國財政部部長助理朱光耀講話中的一個詞——靜悄悄。
  首先,從市場情況來看,不似以前每次對話前的大幅波動,不論是境內人民幣即期市場,還是海外人民幣NDF(遠期無本金交割)市場,都變化不大。
  其次,盡管美國國內議員壓人民幣升值的聲音仍然時不時地冒出來,但美國政府官方的表態已經溫和許多。
  18日,美國聯邦參議員舒默和葛蘭姆牽頭的一個小組致信美財政部長蓋特納,稱中國拒不公布去年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磋商後撰寫的一份報告,而該報告中有IMF對中國匯率政策的評估,包含可能證實中國有意操縱匯率以獲得不公平貿易優勢的確鑿證據。但一向對人民幣匯率“不滿”的蓋特納在18日公開表示,人民幣升值將有助于美國出口商公平競爭,不過在下周與中國的會談中,他將主要關注減少貿易壁壘。在被問及是否需要與中國就人民幣問題訂立協議時,蓋特納稱,“我認為不需要,我想中國只是需要向世界展示,能夠採取非常符合其自身利益的行動。”
  “美國並非不重視人民幣匯率了,只是它更加了解到,一味地大喊大叫和施加壓力一點作用都沒有,中國不會屈從于美國的壓力。壓低聲調溝通顯然是更加策略化的一種做法。”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正如朱光耀20日在外交部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所説,“中國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方向是堅定不移的,這是基于中國自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中國人民利益的體現。尤其不會在外部的壓力下加以推進,外部的壓力和噪音只能延緩我們改革的進程。中國和美國應該在事關兩國經濟的敏感問題上保持靜悄悄的溝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人民幣匯率面臨的外部壓力已經出現了變化。首先,人民幣對歐元自年初起已大幅升值,由此也致使人民幣有效匯率一直走高;其次,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歐盟的經濟狀況惡化,增加了中國出口復蘇的難度。這兩點,都使得外界對于人民幣目前的匯率狀況比以前更加認可。”趙慶明説。他指出,外部壓力的減小將使人民幣匯率的調整更加從容。
  根據朱光耀在中外媒體吹風會上的介紹,此次經濟對話的主題為“確保持續發展、互利共贏的中美經濟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將就促進強勁的經濟復蘇和更加持續、平衡的經濟增長、促進互利共贏的貿易和投資、金融市場穩定和改革和國際金融體係改革四方面議題進行討論。
  相關稿件
能源合作或成中美經濟合作契合點 2009-08-13
能源合作或成中美經濟合作契合點 2009-08-06
中美經濟會走向“兩國一制”嗎? 2009-02-02
中美經濟關係“希望與擔憂交織” 2008-05-22
雙方財長缺席 中美經濟“預熱”會平淡落幕 200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