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風雲變幻 經濟復蘇步履受阻
    2010-05-10    作者:記者 王宇 安蓓/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全球股市暴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深度回調、美元強勢反彈、市場信心下挫……金融危機剛爆發時全球金融市場的種種表現,如今在過去一週內再度同時呈現。金融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是否開啟了“二次探底”之門?資金流向將出現怎樣變化,經濟復蘇前景怎樣?

  金融市場風雲突變

  上周我國A股市場連續第五周收低,上證指數創近5個月以來最大周跌幅,並為近19個月以來的最長連跌周數。同時,歐美股市也出現深度暴跌,並加重了投資者對歐元區債務危機可能擴散的擔憂,7日亞太地區主要股市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全線下跌。
  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也出現暴跌行情,在期貨市場,作為全球經濟活力領先指標的銅價,在4月中旬探上21個月的高點後,開始了“跌跌不休”的走勢。上周倫敦金屬交易所3個月交貨期銅報價已經較4月份的高點下跌超過13%。
  受希臘債務危機以及紐約股市暴跌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連續大幅下滑,此前曾最高站上87美元/桶,但經過連續幾天的暴跌,上周四收盤已跌至77美元左右/桶,跌幅達10.5%。
  在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不斷走軟的同時,上周美元指數迎來一波強勁漲幅。在接連攻克82、83、84三道整數關口之後,美元指數於上周四攀升觸及85.268的一年新高。

  金融市場面臨二次探底之憂

  專家認為,市場擔憂希臘債務問題持續蔓延,是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的最重要原因:人們擔心希臘債務危機的陰雲會不會蔓延至整個歐洲,並進一步演變為金融危機以來金融市場的二次探底。專家認為,被評級機構調低等級的葡萄牙、西班牙可能正在步希臘後塵。如果多米諾骨牌推倒了經濟體量較大的西班牙,那麼,主權債務危機在歐洲大陸蔓延之勢將進一步確立。
  “這可能是金融市場第二次探底的開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希臘之後,西班牙可能效仿希臘向歐盟求救,這樣一來,歐盟拯救方案將被逼上必須全面解決歐盟成員國主權債務危機的不歸路。“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金融市場的第二次下探,要在葡萄牙,愛爾蘭,甚至G8集團之一的意大利的問題顯現以後,才可言‘底部’。”
  “希臘的問題已經不大了,但相對於希臘,西班牙等其他幾個歐盟國家的問題可能更令市場擔憂。”中信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胡一帆指出,西班牙經濟佔歐盟GDP約12%,之前經濟嚴重依賴於房地産業,金融危機後沒有恢復。西班牙今年第一季度的失業率為20%,高居發達國家失業率榜首,另外西班牙對法德等國都有大量債務。如果包括西班牙葡萄牙等區域內國家再出現大的問題,肯定會對金融市場的平穩進一步造成影響。

  市場動蕩延緩全球經濟復蘇腳步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將潛在影響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刺激政策的退出。”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專家鄭聯盛認為,“此前受益於金融市場反彈和新興經濟體的快速增長,全球經濟實現了緩慢復蘇,政策界和學術界開始熱烈討論經濟刺激政策的潛在風險以及退出策略和時機。債務危機再次顯示,經濟刺激政策的退出和時機可能需要斟酌。”
  可以肯定的是,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使得歐元區經濟增長前景變得更加黯淡。由於目前歐盟是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如果希臘、西班牙的危機傳導到其他歐盟國家,必然會給我國出口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為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歐元區政府可能會把重點轉移至對外貿易領域,這意味着歐元區國家將實施更為強硬的貿易政策。”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明認為,“一方面,來自歐元區國家的反傾銷、反補貼措施將接踵而來,另一方面,來自歐元區國家的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壓力也將紛至沓來。”
  就資金流向而言,希臘主權債務危機及其蔓延趨勢可能會進一步影響資金的全球配置。資金跟蹤機構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 Global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西歐股票基金依然受到歐債危機的困擾,連續第十二周遭遇凈贖回。在截至5月5日的最近一週,投資者將所持有的歐洲股權基金規模削減了超過20億美元,創下了近一年以來的最大凈流出量。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進一步深化,可能導致更大規模的短期國際資本流入中國,從而進一步加大中國國內的沖銷壓力,加劇流動性過剩與資産價格泡沫。同時,未來短期國際資本一旦集中撤出,可能給中國資産市場與人民幣匯率造成潛在衝擊。”張明認為。

  相關稿件
2010年第一季度國際金融市場分析與未來預測 2010-04-09
深度開放金融市場我們準備好了麼? 2010-01-28
金容德:根治金融危機應反思金融市場管制 2009-12-16
澳央行加息引發金融市場連鎖反應 2009-10-09
中國能源巨頭搶灘金融市場 200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