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火山灰不能只靠關閉機場
    2010-05-06    作者:龍二/編譯    來源:經濟參考報
    日前一期美國《商業周刊》雜誌刊登《航空業應對火山灰應未雨綢繆》一文稱,早期國際社會在航空領域應對火山灰上取得了一些成功,卻使航空公司産生了懈怠思想,本次冰島火山灰令歐洲航空業損失慘重,給今後準確評估災難性自然天氣的危害程度提了個醒。
  試圖解開冰島火山灰謎團的全球航空管理機構,在一系列不確定因素下勉強支撐着局面。由於缺乏令人信服的答案,航空管理機構只能以安全為先,在4月14日冰島埃亞菲亞德拉冰蓋火山發生爆炸性噴發後實施空中交通管制,大量機場遭關閉,上千次航班暫時延後或取消。各大航空公司為此每天要損失2億多美元。
  如此的盲目決定原本是可以避免的。無論政府還是航空公司,很長時間以來就清楚火山灰對航空器造成的飛行風險。通過創立一套監控火山灰並重新安排航線的有效體系,它們曾部分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它們原本能做得更多。可惜,它們沒對科學研究和數據蒐集進行更多投入,而這兩項卻是既確保旅客安全又能減少航班中斷的必要條件。
  從某種程度上説,為了將火山灰對航空器的傷害度降到最低,國際社會付出了努力,但如今這種努力卻成為以往成功經驗的犧牲品。1982年印度尼西亞和1989年美國阿拉斯加火山灰蔓延時,相關航線暫時關閉,在此之後各國政府更加積極地介入到航空領域的監控和溝通之中。根據服務於美國地質勘測機構的火山研究學者瑪麗安古范尼的統計數字,從1998年到2001年,全球共發生了10次類似的航線暫時停運事件,但之後再未有過,直到本次冰島火山噴發。
  弗萊德布拉塔是一名英國氣候學家,手中握有一項安裝在飛行器上用於鑒定火山灰的專利。他&&,自己也同樣安於現狀。布拉塔估算,其安裝於飛機前部的紅外線照相機,在零部件方面就需投入約2萬美元,這還不包括耐飛性訓練、操作艙重新設計、駕駛員培訓等大頭開支。布拉塔稱,過去20年間,他的專利曾受到過飛機製造商和航空公司的關注,可惜每次的結果都是一旦天氣轉好,“(他們)也就沒了興趣”。但美國航空運輸聯盟發言人大衛卡斯特維特説,目前就斷定航空公司在應對火山灰的科技投入上縮手縮腳還為時尚早。
  著有《大災難:風險與應對》一書的理查德波斯納認為,火山灰是人們只後悔一陣子就拋於腦後的眾多環境災害之一。波斯納&&,“災難性事件發生概率低,導致安全機構、産業界等等都會疏忽,而長期的應急方案經常被當成奢侈品對待”。
  相關稿件
歐盟交通部長商討冰島火山灰的影響 2010-05-05
愛爾蘭機場因火山灰影響再度關閉 2010-05-05
火山灰重創全球航空業 2010-04-23
歐盟擬允許各國為“火山灰”買單 2010-04-23
火山灰陰影籠罩歐洲經濟 201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