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貿易摩擦中國須有勇更有謀
    2010-03-29    作者:劉洪    來源:經濟參考報
    進入2010年,美國對中國産品的貿易制裁呈加劇走勢。美國已相比對中國産金屬絲網托盤産品、電熱毯、禮品盒以及包裝帶徵收高額反傾銷稅,並對中國産鑽管發起反傾銷反反補貼調查。
  而在2009年終的12月30日,美國也不忘奉送“新年禮物”——當天宣布針對中國油井管的反補貼案審結:對中國油井管徵收10.36%-15.78%的反補貼懲罰性關稅。擬議中的對中國油井管徵收36.53%-99.14%的反傾銷制裁仍在推進中,結果也幾成定局。
  油井管案,按照美方統計,價值26億美元;按照中方統計,價值則達到32億美元。但不管按照哪個統計口徑,這都是迄今為止美國,乃至外國對中國發起的案值最大的一起貿易制裁案例。此舉無疑將極大損害中國相關産業的利益,加劇中美間的貿易摩擦。
  美國2009年的“收官之作”以及新年的新貿易制裁措施,反映的是中國對美貿易形勢的日益嚴峻。僅在剛過去的2009年,美對“中國制造”已發起10起“雙反”合並調查,2起反傾銷調查,1起特保調查(即輪胎特保案),此外還向世貿組織提起一起訴訟。按照中國商務部的説話,美國對華貿易訴訟“立案頻率之高在世界貿易救濟史上都極為罕見”。
  美國近來對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美國政府採取了放任的態度。輪胎特保案更開了一個極壞的先例。據業內人士透露,受輪胎特保案鼓舞,目前美國紡織團體和各大紡織工人工會正在密切溝通,研究對中國進口服裝提起特保調查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受金融危機持續、經濟衰退影響,出于轉移國內失業率上升焦點、安撫國內保守人士以及進行政治交易等諸多考慮,奧巴馬政府不惜自食其言,為各種借口對外來商品採取制裁措施,“中國制造”成為最大受害者。
  要遏制當前美國的保護主義逆流,一方面,美國政府必須切實履行自己的承諾,堅決抵制保護主義的誘惑。另一方面,作為受害者,中國必須對美國政府施壓,要求其克制保護主義衝動,不出臺新的保護措施;同時,中方還須拿起法律的武器,對美國保護主義措施進行反制。
  因為對待貿易保護主義,如果妥協退讓,則會助長對方的囂張氣焰;而如果據理力爭、針鋒相對,並攻擊對方的軟肋,這將有助于遏制保護主義的逆流。當然,應對中也要注意防止事態失控,這就要求中方須有勇更有謀。
  在美國對中國輪胎實施制裁後,中方就宣布對部分美國汽車産品啟動了反補貼立案審查程式,對美國肉雞産品啟動了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審查程式。此外,中國還將次案件訴諸世貿組織。這些舉措無疑讓奧巴馬政府面臨壓力。
  美國禽肉和雞蛋出口協會就指責,是美國政府挑起了對華貿易爭端。該委員會總裁詹姆斯薩姆納稱,他們理解中國方面的憤怒,而目前的問題更多責任是在美國政府方面,“我們為奧巴馬當局的處理方式感到不安”。
  當然,任何鬥爭都須有理、有利、有節,單個的案件不會反轉整個中美經貿關係。
  中美合作共贏,這是大局;但合作中存在鬥爭,這是策略。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弗雷德伯格斯滕就對筆者説,中美作為貿易大國,總會有一些貿易摩擦、貿易訴訟,“這其實和整體友好而合作的貿易關係並行不悖”。即使政治上親密如美國和加拿大,貿易摩擦也經常發生。
  從全局角度看,在美國經濟未全面復蘇前,中美的貿易摩擦會加劇,但應該不至于由此而爆發大規模的貿易戰。但玩火總會有極大的風險,要使局勢得到控制而不向最糟糕方向發展,則需要雙方的冷靜、誠意和智慧。美國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對筆者表示,在當前敏感時刻,“中方需要冷靜,美方則必須明確其貿易立場”。“中國之所以要冷靜,是因為必須認識到,(處理不慎)情況將會變得更糟;美方則必須停止針對中國的制裁舉措,必須清晰闡明美國(希望合作的)貿易政策。” 
  在未來中美的一係列會談時,中方宜保持對美方的壓力,可考慮通過對在美國影響廣泛的部分農産品實行反制措施,借助龐大的中國國內市場這一有利條件,通過各種資源手段的整合,來遏制美方將保護主義升級的衝動。同時,中方應可加強輿論鬥爭,在各種場合據理力爭,批駁其他國家、尤其是歐美國家自私自利的保護主義措施,這一點,其實從美國媒體也對奧巴馬的保護主義舉動頗有微詞就可看出。
  從長遠來看,中國則需要調整産業結構和出口戰略。政府應引導有關行業協會盡快建立出口協調機制。盡量做到出口增長率不要過快,在出口國家上也不要過于集中。因為一旦遭遇相關制裁,很有可能會給産業帶來全線打擊。另外,中國的部分勞動密集型産業也可考慮向第三國(比如東南亞和非洲國家)轉移,借助這些國家相對優越的出口環境,規避可能的貿易壁壘。
  相關稿件
匯率不是中美貿易失衡的關鍵 2010-03-01
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但仍可控 2010-02-08
中美貿易拉鋸戰再上演 2010-02-08
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切忌心慈手軟 2010-01-05
中美貿易博弈的均衡之道 200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