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自救方案迎合歐盟惹惱勞工
    2010-02-04    作者:記者 閆磊/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2月2日晚發表電視講話,對國民大聲疾呼當前國家經濟困難,並公布了一系列更加務實的財政緊縮措施以應對困擾希臘的經濟危機。
  希臘總理此次講話,表現出希臘正竭力改善財政狀況,迎合歐盟制定的財政赤字上限要求,以此獲取歐盟支持。

  歐盟委員會&&全力支持

  歐盟委員會2月3日就希臘削減預算赤字的計劃發表評估報告。同時,這番講話被視為安撫民眾不滿情緒,使國內維持數周的農民封路示威活動儘早結束。
  對此,希臘的歐盟夥伴&&支持。但希臘國內面臨收入萎縮命運的勞工階層則嗤之以鼻,工會計劃在本月10日和11日舉行兩天罷工和示威活動。
  歐盟委員會經濟和貨幣事務委員阿爾穆尼亞2月3日&&,歐盟委員會“全力支持”希臘在未來三年削減預算赤字的計劃,並敦促希臘政府提供2011年和2012年削減預算赤字計劃細節。
  阿爾穆尼亞説,歐盟委員會將“非常密切的”監控希臘的改革進程,並歡迎希臘政府“必要時採取進一步措施”。受此影響,匯市上歐元表現積極,兌美元也上漲到1:1.4006,漲幅0.3%。於2月16日舉行的歐盟財長會議將決議是否接受歐盟委員會對希臘的評估建議,屆時將會是希臘真正的“審判日”。

  新“緊縮”方案意在經濟恢復

  講話中,帕潘德里歐再次重申了希臘政府扭轉經濟下滑趨勢、帶領希臘人民走出危機的決心。帕潘德里歐指出,在這個關鍵時刻,他呼籲希臘各黨派和各個行業能齊心協力,推動各項改革措施的實施。
  帕潘德里歐説,在未來一年內政府部門將停止招聘新公務員,同時關停並轉一些政府機構,政府部門公務員工資將削減10%。為在2010年底前增加收入,政府將增加燃油稅,推遲退休年齡,嚴厲打擊偷稅漏稅現象。帕潘德里歐&&,這些政策需要到2011年才能顯出成效。
  帕潘德里歐説:“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的孩子,我們需要保護好我們的經濟,正如我們保護好我們的家園,保護好我們的家庭一樣。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他説:“我們一定要堵住偷稅漏稅的法律漏洞,近期新的稅收法案將正式提交議會,為向大的房地産開發商、航運企業徵稅鋪平道路。”帕潘德里歐&&,作出這些決定是困難而痛苦的。

  鄰邦支持國民反對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2月2日對希臘政府提出的削減高額財政赤字的計劃&&支持,説這一計劃是可行的,但也面臨着一定風險。巴羅佐説,希臘已經下決心削減赤字,並在1月中旬提交了一個解決方案,計劃在2012年前將預算赤字降低到國內生産總值的3%。他相信,如果希臘能夠適時採取這些措施,財政赤字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他認為,希臘成功解決財政赤字問題不僅對歐元區來説很關鍵,對整個歐盟來説也同樣重要。歐盟委員會將嚴格監督希臘執行計劃的情況,並密切關注其財政赤字變化。
  當天在希臘訪問的德國外長維斯特韋勒在會見希臘總統帕普利亞斯和總理帕潘德里歐後&&,德國將全力支持希臘解決高額債務和龐大的公共財政赤字問題。韋斯特韋勒對希臘《每日新聞》報説,希臘政府正致力於調整經濟薄弱環節以應對債務危機,德國和歐盟其他成員國對希臘政府作出的努力抱有信心,並將全力支持希臘這一行動。
  但希臘獲得鄰邦的支持只能是口頭上的,近日帕潘德里歐已否認有關希臘向歐洲聯盟合作夥伴尋求緊急財政援助的説法。他説,眼下除精簡開支,政府沒有其他計劃。
  歐洲夥伴的支持聲難掩國內民眾的不滿。由於將要實施緊縮的經濟新政,許多希臘的中低收入工人面臨收入進一步被削減的命運。希臘的工會“希臘雇工聯盟”(Greek civil servants union)&&,計劃於本月10日和11日舉行兩天罷工和示威活動。“政府的新經濟方案為增加財政收入不惜加重工人階級的負擔。”工會的負責人伊裏奧珀琉斯説:“這些新政策對經濟恢復不會起到實質作用。”去年年底,總理公布應對債務危機的緊縮經濟方案時,就曾引起過數千希臘民眾的大罷工。

  希臘國債存隱憂

  雖然經濟艱難的狀況還難改善,但包括希臘在內的許多歐洲國家債券的發行狀況卻未受影響,今年以來破紀錄的發行了價值1100億歐元債券。市場分析師預計,如果各國財務狀況不改善,歐元區日後將涌現公債拋售潮。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元區國家政府今年以來已破紀錄地發行1100億歐元債券,而且這些財政吃緊的國家為其高築的債&付出高昂代價,將借貸成本大幅向上推升。希臘國債的收益率已於上周飆升至10年高點。不願具名的希臘財政官員説,該國仍將發行10年期國債,並維持向美國與亞洲推銷的計劃。希臘一名官員&&,該國上周發債集資80億歐元,比目標金額多一倍以上,足以供應3月底前的債務融資所需。
  帕潘德里歐再次強調,希臘現在成為歐元區最薄弱的環節,希臘政府債券的發行,遇到了很多困難,目前正遭遇國際市場一些投機分子的衝擊,他們的目標是指向歐元。

  相關稿件
國際勞工回流未必保護主義所致 2009-04-02
國家應成為對勞工轉移支付的主體 2009-02-17
富士康事件呼籲勞工權益保障 2009-07-23
全美就業形勢嚴峻奧巴馬勞工節忙鼓勁 2009-09-09
流動性陷阱存在 勞工悖論不存在 200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