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或再拿人民幣匯率説事
    2010-01-25    作者:記者 張莫 曾德金/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海地地震死亡人數超過11萬。新華社/路透

    新一輪的七國集團(G7)財長會議將於2月5日至6日在加拿大伊魁特市舉行。從目前外媒的報道情況看,“人民幣匯率問題”可能又將是本次會議躲避不開的選題,西方各國很可能“舊調重提”,再次上演壓人民幣升值的戲碼。

  外媒:會議或要求人民幣更具彈性

  路透社20日轉述日本財務省財務官玉木林太郎的話説,日本支持在下月即將召開的G7財長會議上,“集體向中國傳遞信息,要求允許人民幣更具彈性”。玉木林太郎20日在香港舉辦的亞洲金融論壇上説,“這是各國集體發給中國的信息”。路透社的報道還説,玉木林太郎的表態同本次G7財長會議的東道主,加拿大財政部長弗萊厄蒂20號的表態一致,弗萊厄蒂也公開&&“希望人民幣更具彈性”。弗萊厄蒂還預計,在這次財長會議上,各方將討論匯率問題,但不會發表相關公報。
  但是,就日前有媒體報道的“日本財務大臣和美國財長證實G7各國財長已就外匯穩定問題達成協定”的消息,加拿大官員也拒絕置評。
  據路透社報道,歐盟貿易委員會候任執委卡爾德古特(Karel de Gucht)1月12日稱,中國必須解決人民幣匯率失衡問題。

  市場關注中國央行舉措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的阿德里安福斯特(Adrian Foster)&&:“在(中國)外匯儲備持續增加與出口恢復增長的雙重作用下,要求中國升值人民幣的呼聲可能會愈發高漲。”
  而外界也在從蛛絲馬跡中尋求人民幣可能升值的跡象。野村證券蘇博文&&,去年11月以來,中國央行票據的發行已明顯增加,而貨幣沖銷操作力度的加大意味着人民幣面臨的升值壓力在逐漸增加。“當中國2008年7月決定停止讓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時,其沖銷操作明顯減少,因此,最近(沖銷)的抬頭,可能預示着人民幣將重新升值。我們認為這可能會在3月份前後開始。”他説。
  另外,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在最近幾次拍賣中中國央行提高央票收益率,並宣布提高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調。這兩項政策都旨在吸收流動性,貨幣升值將與這些行動保持一致。
  而伴隨着外界的壓力,過去一個月,期貨市場對人民幣在未來一年兌美元的升值預期,已經從升值1.7%轉向升值3%以上。投資者一直在買入短期和較長期期權,因預期人民幣波動率會上升。

  經濟失衡豈能諉過於人

  可以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是,在金融危機爆發後的幾乎每次全球性的峰會上,包括G7、G8或是G20,“解決全球經濟失衡”同“加強金融監管”一樣,是必然提到的詞彙之一。而人民幣估值過低被很多西方國家推諉成全球經濟失衡的原因。
  歐洲央行執委會委員洛洛倫佐比尼斯馬吉日前曾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指出,讓我們思考一下亞洲幾個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國)匯率政策中目前存在的僵化之處。消除這些僵化之處,將有助於建立更加平衡的世界經濟,盈餘國家和赤字國家都將從中受益。
  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經濟學客座副教授卡拉魏瑪(Calla Wiemer)撰文指出,呼籲人民幣升值的西方評論家將其視為減小中國貿易順差、治療全球貿易失衡的靈丹妙藥。
  “然而,中國對外貿易能否實現可持續再平衡與匯率無關。出口大於進口的順差僅是儲蓄大於國內投資的外部表現。出口收入除用於進口外,還用於購買外國資産,後者是中國儲蓄的主要境外投資方式。”魏瑪説。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陳炳才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理論上,西方國家施壓人民幣升值可以減少中國出口,希望中國貿易順差減小,但是“中國對全球的需求並不會因人民幣升值而增大,甚至有可能從相反方向發展。”
  摩根斯坦利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1月22日&&,“西方正就人民幣大幅升值敲打中國,但在我看來,人民幣不可能大幅升值。這只是一個見慣不怪的政治姿態。中國近期內不可能升值人民幣,至少在2010年6月之前不會這樣做,中國若對當前經濟復蘇的持續性更為樂觀,將會重新返回到人民幣對美元漸進式的升值軌道上來。”

  相關稿件
部分沿海地區經濟先行指標回暖 2009-06-05
海地難民接受援助物資 2010-01-19
聯合國向海地增派3500名維和人員 2010-01-21
國際危機組織:海地災後重建需要幾十年 2010-01-21
海地:如何讓災難成為機遇 201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