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前出版的2010年1月11日美國《商業周刊》,發表題為《中國房地産狂熱症》的文章指出,美國曾經的房産泡沫帶來問題成堆,那麼中國的房産泡沫可能更為嚴重。文章分析了泡沫産生以及房價高居不下的原因,認為房地産業積聚了過多的資金,房價已經超出中國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這將給中國政府帶來挑戰。開發商需要在“逐利”和“良知”之間找尋平衡,房地産泡沫若破滅,後果將很嚴重。 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當前正狂熱地追逐着“房産夢”——這曾是美國人典型的“樂房”熱忱。一些中國人為了買房揮擲千金:貸款額度之高前所未有。房地産開發商囤地建造豪華高層樓盤和別墅,銀行也充滿熱情為其提供資金。一些地方官員甚至在荒涼之地大興土木建造市鎮(例如鄂爾多斯),確信房地産需求量不會下降。 房價急劇上漲。單就2009年11月份,70個主要城市的房價上漲了5.7%,而全國範圍內的房價更是令人驚愕地上漲了194%。 房産熱正引發2010年泡沫破滅的擔憂,“一旦房地産泡沫破滅,我們的經濟增長將會停滯,”有專家這樣指出。政府也&&要遏制房地産投機。 中國的房産泡沫令人費解。原因何在?低利率、政府鼓勵銀行放貸以及政府經濟刺激計劃使得房地産開發資金充裕。各級政府樂於和房地産開發商進行合作:據經濟學家估計,地方政府全部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來源於出售國有土地。購房者由於擔心通貨膨脹再次來臨,因而購房的狂熱比任何時候都要強勁。 化工、鋼鐵、紡織以及製鞋等産業也起了催化劑的作用:原因是房地産行業利潤回報比起自身主業來要快得多。一位香港的經濟學家指出:“當你和一堆生意人圍桌而坐時,談論的話題往往是炒地皮讓其大走財運。沒有人談論他們賴以賺錢的工廠。”建築業包括鋼鐵、水泥、傢具以及其他行業與房地産的增長直接相關。以2009年11月份為例,傢具和建材零售上漲了40%多。 政府不願過分打壓房地産業。2009年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官員指出房地産將繼續是經濟增長的關鍵推動力。銀行經常給國有企業貸款用於工業生産。但是這些國有企業可以轉而投向房地産業,或者再次放貸給企業外的開發商。同時,大型銀行可以通過出售貸款給小型的地方銀行和信用合作社的方式降低房地産貸款風險。 因房産糾紛帶來的傷亡案件引發了人們的熱議。平民百姓已經表現出了憤怒之情,開發商為了房地産建設項目用地篡奪政府的角色、侵佔百姓利益的事情時有發生,這給中國政府帶來了挑戰。開發商們需要在“逐利”和“良知”之間找尋平衡,否則,房地産泡沫一旦破滅,他們將欲哭無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