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小銀行倒閉潮延至2010年
    2010-01-05    作者:記者 劉麗娜 劉洪/華盛頓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剛剛過去的2009年是美國中小銀行倒閉的一個高峰之年。儘管美國經濟已開始恢復增長,但金融危機的影響遠未結束,預計2010年仍會有相當數量美國中小銀行倒閉。
  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美國銀行倒閉總數多達140家,遠高於2008年的26家。目前,在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問題銀行”清單上,仍有約500家銀行。歷史經驗顯示,上了這一清單的銀行約有13%最終會倒閉。
  從宏觀角度分析,美國中小銀行倒閉風潮是房地産泡沫破裂的結果,也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的産物。
  深陷危機的商業地産業是造成銀行倒閉的主要禍源。穆迪商業地産價格指數顯示,與2007年的峰值相比,美國商業地産價格迄今已經下跌41%。美國ING克拉里昂合夥投資公司認為,從目前到2012年,美國有高達1.4萬億美元的商業地産貸款將到期,其中大量貸款是在2007年商業地産價格高峰期發放的。
  從微觀角度分析,銀行倒閉風潮的原因可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在於銀行自身。銀行之所以倒閉,基本上是因為對經濟形勢判斷失誤,投資不當,特別是在房地産泡沫吹大時發放大量不良商業地産貸款。美國房地産諮詢機構遠見分析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在美國8100多家銀行當中,有大約2200家銀行的業務都曾經超過監管機構規定的警戒線。
  另一方面在於監管不力,佛羅裏達州的奧卡拉國民銀行就是一例。美國財政部下屬的貨幣監理署負責銀行監管的官員曾發現這家銀行貸款標準過松,並且過度集中于建築貸款。但這名監管官員沒有採取強制措施糾正奧卡拉國民銀行的行為,這家銀行最終倒閉。
  有鋻於此,美國銀行監管機構開始尋求加強和改善監管,具體措施包括提高銀行資本充足率要求,對銀行從事部分高風險業務進行限制,以及增加有經驗的監管人員等。
  金融業是市場經濟的核心,中小銀行倒閉風潮對美國經濟復蘇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首先,中小銀行倒閉使美國本已嚴峻的失業問題雪上加霜。銀行倒閉除了直接造成銀行工作人員失業,還會導致銀行對中小企業提供的貸款減少,從而加劇中小企業經營困境。美國中小企業創造的就業崗位佔全國的60%以上,對於創造就業來説意義重大。
  其次,大量中小銀行倒閉削弱了美國地方政府財力,惡化了美國各級政府整體財政狀況。銀行是美國地方政府的重要稅收來源。此外,因銀行倒閉而引發的企業連鎖反應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而美國政府的財政狀況本已不堪重負,銀行倒閉使政府財政赤字問題愈發嚴重。
  第三,銀行倒閉會導致流向房地産業的貸款減少,使仍深陷困境的商業地産復蘇進一步受到抑制,從而影響美國經濟的整體復蘇步伐。
  不過,也應看到,儘管美國倒閉的中小銀行數量較多,但這些銀行規模有限,對整個金融體系的影響也相對有限。本輪金融危機以來倒閉的銀行數量約佔美國全部銀行數量的2%,資産比重也不大。在奧巴馬政府看來,這些中小型銀行不具有“系統性風險”,雖然倒閉數量較多,但加起來其重要性也遠遜於一家大型銀行。從奧巴馬政府救助金融業的策略來看,中小銀行只能風險自擔,不會像一些大型銀行一樣在陷入困境時得到政府救助。
  相關稿件
建行:美國銀行減持股份屬正常市場行為 2009-05-14
美國銀行巨頭高盛業績給市場打強心劑 2009-04-15
美國銀行業復蘇之路仍漫長 2009-03-17
美國中小銀行倒閉潮給中國經驗教訓 2009-11-05
拯救花旗與美國銀行業國有化之困 200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