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從即日起,本報特開設“財經觀天下”專欄,由本報及駐外分社記者解析全球財經大事因果,點評國際財經人物功過。本專欄每週一期,敬請關注。
2001年前後,美國經濟因技術股泡沫破裂而陷入衰退。時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創造了一個貌似應對經濟衰退的“標準作業程序”:降息、降息、再降息,直到經濟快速復蘇。 從2001年1月3日到2003年6月25日,美聯儲13次降息,使聯邦基金利率(即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降至1%,為40年來低點,一直保持到2004年6月30日。結果是,美國經濟迅速擺脫衰退。至少在當時看,美聯儲的利率“魔杖”十分有效。 接下來的好幾年時間,不少人相信,美聯儲憑藉其強大的技術分析和預判能力,已完全掌握經濟運行規律,從此危機和衰退將成為歷史,繁榮將持續下去。簡言之,格林斯潘揮動起利率“魔杖”(Magic Wand),任何衰退都將是暫時的,而繁榮將會持續。 2006年1月31日,執掌美聯儲長達超過18年的格林斯潘“光榮退休”。 到2007年夏,離格林斯潘退休差不多一年半時間,美聯儲持續加息後,美國住房市場泡沫最終破裂,次貸危機由此爆發。再到2009年9月15日,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産保護,一場席捲全球、至今仍未完全消除的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一些人關於經濟繁榮將持續的斷言被顛覆了,同樣遭到顛覆的還有格林斯潘的“一世英名”。有人指責説,正是格林斯潘通過低利率刺激美國經濟走出上一次衰退的做法,吹大了美國住房市場的泡沫,並引發了一場全球性金融海嘯。 由此人們得出一個教訓:不能用更大的泡沫拯救已經破裂的泡沫,更不能用一場危機來消除另外一場危機。 在美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後,美聯儲再次揮動利率“魔杖”。從2007年9月18日到2008年12月16日,美聯儲將利率從5.25%逐步降至目前零到0.25%這一歷史最低點。到目前為止,美聯儲事實上的零利率政策已持續超過一年之久。而且,短期內,根本看不到加息的任何可能。結果是,美國經濟在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後,終於在2009年第三季度實現增長。或許,衰退又一次成為過去。 但是,鋻於上一次美聯儲揮動利率“魔杖”最後卻製造出另外一個巨大泡沫的事實,此時此刻,我們不能輕言金融危機已完全過去。 首先,格林斯潘本人的言論並不讓人感到樂觀。2009年9月8日,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一周年前夕,格林斯潘對媒體説,由於人類的“貪婪”本性,另一場全球金融危機“不可避免”。而上一次格林斯潘公開&&金融危機“不可避免”,是在2000年7月中旬,當時美國正處在互聯網和高技術泡沫破裂的前夜。 聽起來有些令人驚悚,但願這只是個巧合。 其次,美聯儲利率“魔杖”舞動之下,除了讓美國經濟終於觸底反彈之後,還有哪些“意外”的副産品? 在超低利率支撐下,全球股市報復性反彈,其他資産價格水漲船高。熱錢蠢蠢欲動,泡沫跡象顯現。世界經濟可持續復蘇的道路上陷阱重重,“二次探底”的風險不可不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