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購物季能否為美經濟加分
    2009-11-25    作者:王龍雲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月27日(感恩節次日),美國居民將迎來今年的聖誕購物季。未來5周,美國商家將使出渾身解數,激發美國消費者的購物熱情。但信貸市場萎靡不振、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現實擺在每個家庭面前,因此這個聖誕購物季註定錙銖必較。
  受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影響,往年花錢大手大腳的美國人在去年的聖誕購物季中就多了不止一分的理性。根據全美零售聯盟的統計數字,儘管在去年感恩節那個長周末中,超過1.72億美國消費者光顧了百貨商場和購物網站,人均消費比上一年增加7.2%,但2008年整個聖誕購物季全美零售業的銷售額下挫3.4%,為該機構編制這一數據後首次由正轉負。有分析稱,幸虧審時度勢的美國商家有先見之明,早早掀起打折狂潮,利用“黑色星期五”這個長周末撈了一把,否則整個購物季就只能賠本賺吆喝。(注:感恩節為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次日即週五,被視為購物季之始,而“黑色”在美國商家記賬時代表盈利,與災難和不幸無關。)
  目前,美國商家都憧憬著今年的聖誕消費季能好于去年,但來自調查機構的數字卻大相徑庭,大大增加了這個聖誕購物季的不確定性。
  權威研究機構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23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家庭今年用於購買節日禮物的預算將比去年下降7%,平均為390美元。此外,只有26%的家庭計劃花費超過500美元用於購買聖誕禮物,比去年的27%略少;但是預算低於200美元的家庭從去年的35%上升到了今年的39%。威士國際組織(VISA)公布的一項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美國消費者今年聖誕購物季的人均預計消費額將比2008年減少161美元,比2007年減少368美元。
  另外一些機構發布的預測結果相對樂觀。國際購物中心理事會預測,今年雖談不上是個豐年,但美國零售業在聖誕購物季的銷售額還是能增長一到兩個百分點。蓋洛普的民意調查數據顯示,今年聖誕購物季美國人的節日禮物開支可達人均638美元。市場研究公司IBISWorld預計,今年“黑色星期五”這個長周末將給美國零售業帶來429億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長2.8%。此外,美國汽車協會22日預測説,今年感恩節期間全美出行總人數較去年增加約1.4%,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美國消費者的信心有所增強。
  預測數據之間的分歧,恰好表明美國人對目前經濟狀況的側重點各有不同。一方面,美國經濟的確正在復蘇當中,而且還將向著更光明的方向前行。根據美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數據,經過修正,美國經濟第三季度增幅為2.9%,消費、房産等領域的經濟指標也正在好轉,美國股市也連續回升,道指站穩10000點大關。另一方面,這種靠政策刺激的復蘇是難以持續的,美國經濟仍面臨二次衰退的風險。特別是信貸市場萎靡不振,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已成為當下美國經濟復蘇中的“逆風”——出自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之口。
  個人消費開支在美國國內生産總值中的比重約為2/3,一直充當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儘管美國總統奧巴馬近來多次強調美國經濟應轉型為“出口驅動”,但事實上很難擺脫對前者的依賴。今年的聖誕購物季就是最好的明證,我們可以看到美國零售業甚至是美國官方所表現出來的期待之情。美國媒體也把聖誕購物季和美國經濟前景挂上鉤,都希望從中得到滿意的答案。
  是美國消費者擺脫經濟衰退的陰霾而“血拼”到底,還是零售業重蹈去年覆轍遭遇史上最為疲弱的購物季,這個周末或許便可初見分曉。
  相關稿件
美經濟復蘇單靠政府驅動豈能持久 2009-11-02
經濟學家認為美經濟已走出衰退 2009-10-14
歐美經濟復蘇步伐不一 2009-09-17
美經濟應已走出衰退 2009-09-15
美經濟學家提議:各國當前應投資綠色科技 200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