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9-23 作者:本報駐倫敦記者 黃堃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英國衞生大臣安迪 伯納姆近日&&,英國將在醫療體制改革中打破原有的分區就診制,允許公眾“用腳投票”,即人們可以自由選擇全科醫生,遠離那些服務質量不好的社區全科診所。由於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按病人數量為全科醫生劃撥資金,這一改革將為英國醫療系統注入更多競爭機制,引起各方熱議。
英國實行醫療福利制度,現行的國家醫療服務系統始建於1948年,旨在為全體國民提供免費醫療服務。國家醫療服務系統分為多級,其中第一級是遍佈各個社區的全科醫生,他們為各自診療區域內的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根據病情需要將部分病人轉給更高級的醫院。這些全科醫生提供的診療是免費的,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國家財政根據病人數量多少給予的撥款。
但是該系統存在一些弊端,它按街道和社區為各個全科醫生劃分了固定的診療區域,如果患者不在這個區域內居住,哪怕只有一街之隔,醫生也可以拒絕提供治療。同時,每個居民都需要到相應的全科醫生處註冊,從此固定在這裡看病,除非搬家或另請私人醫生。
伯納姆説:“在今天,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使人們不能自由選擇全科醫生。許多人生活忙碌,需要更靈活的醫療服務,比如一名繁忙的母親可能希望在孩子學校附近的全科醫生處註冊,而一名每天乘車往返的上班族也許更喜歡在工作地點附近註冊。我希望他們能夠享受到這個便利。”
伯納姆&&這項改革將在一年內實施。英國媒體評論説這將是醫療體制的一個“根本性”變化,因為自由選擇在為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勢必導致那些服務質量好、認可程度高的全科醫生診所擁有越來越多的註冊人數,相應也會獲得更多資金,而那些人們不願光顧的社區全科診所可能會處境艱難甚至消亡。也就是説,老百姓可以“用腳投票”來推動醫療系統內部競爭。
英國病人協會對這一改革提案&&歡迎,英國醫學會“全科醫生委員會”也&&將支持改革,但後者同時提出這一改革可能會面臨一些問題。
首先,當前的分區制度有利於醫生對病人進行家訪,如果病人住處與所註冊的醫生診所相距太遠,如何保證必需的家訪就成為一個問題。再者,由於國家財政按註冊人數為全科醫生劃撥經費,每個分區中那些不怎麼生病的年輕人實際上為易患病人群提供了補貼;改革後一些社區的全科醫生可能會主要面對易患病人群,從而難以維持基本運轉。此外,城市全科醫生的接診量可能會在中午和晚上激增,一些受歡迎的全科醫生可能會忙不過來。
英國衞生部&&將支持優秀的全科醫生擴張診所,以應對病人數量增加的問題,對其他問題也將一一想辦法解決。伯納姆&&,改革將保證人們無論在哪註冊,醫生家訪都不會受到影響。
實際上,醫療改革已經成為英國政治家的共識,除執政的工黨外,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的醫療事務發言人也紛紛&&支持改革。他們表態説,雖然改革肯定會面臨各種問題,但通過改革來提高人們醫療水平的大方向無疑是應該堅持的。可以預計,明年英國大選後,不論公眾手上的選票流向何方,都將可以“用腳投票”選擇醫生,並以此推動醫療改革的深入發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