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本”將飛向何方
爭議漩渦中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
    2009-09-14    本報記者:卜曉明    來源:經濟參考報

伯南克。新華社記者張岩  攝

    一年前,美國人圍在位於紐約曼哈頓的雷曼總部門前,目睹雷曼員工懷抱紙箱離去。一年後,坐視雷曼破産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本伯南克,已獲連任提名。
    作為美國貨幣政策的總舵手,伯南克應對金融危機的節奏和思路,在全球金融市場引發激烈爭議。上月獲得連任提名後,伯南克愈發吸引媒體和同僚關注:在他的引領下,美國經濟能否順利實現復蘇?美國經濟將在下個四年走向何方?

    金融救援“厚此薄彼”

    2008年9月12日,時任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時任美聯儲紐約分行行長蒂莫西蓋特納和伯南克打電話逐一召喚華爾街老闆們:晚上6時到美聯儲紐約分行開會。但雷曼時任首席執行官迪克富爾德未獲邀請。
    由於美國政府決定袖手旁觀、潛在買家英國巴克萊銀行和美國銀行打退堂鼓,政商巨頭周末連夜會商無果而終。到9月15日,雷曼申請破産保護。而一直以來,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雷曼屬於“大到不能倒閉”的金融機構。
    富爾德後來回憶,雷曼曾向美聯儲求救,但未獲多少幫助。雷曼請求美聯儲批准它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放寬獲得美聯儲貸款所需抵押品範圍,但均遭美聯儲拒絕。
    然而,就在雷曼準備申請破産保護當天,美聯儲“明顯”放寬了上述抵押品限制;雷曼申請破産保護數天后,美聯儲等部門爭相營救摩根士丹利公司和高盛集團,給予它們雷曼沒能得到的東西。
    支持政府袖手旁觀者認為,即使雷曼不破産,也會有其他金融機構破産。但美聯儲前董事會成員、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艾倫布林德卻不買賬:“不是説救援雷曼就會萬事大吉。美國在雷曼申請破産保護前就陷入金融危機。但雷曼破産産生的震驚把一切推下懸崖。”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施蒂格利茨認為,美聯儲和財政部“所做的事,或者更準確地説,沒做的事”,令人無法接受。他説:“人們在2008年3月貝爾斯登公司遭摩根大通公司收購時或之前就開始談論雷曼破産的可能性。但他們什麼都沒做。如果他們知道存在系統性風險,為何還袖手旁觀?”
    保爾森為拒絕救援雷曼辯護時,最初説起的理由也是伯南克的理由,即不存在政府和央行向“瀕危”企業提供救援的法律機制。但施蒂格利茨反問:“為什麼兩天后他們就有權救援美國國際集團(AIG)?沒有人認為他們有權救貝爾斯登,但他們給自己找到了法律依據。”

    提名連任引發激辯

    雷曼申請破産保護後,除在去年12月把利率調低至接近零水平以外,伯南克推動美聯儲啟動一系列非常規項目以穩定市場,包括央行購買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向企業直接提供政府貸款和救援AIG等金融巨頭。
    奧巴馬上月提名伯南克連任美聯儲主席時,稱讚他引領美國渡過經濟災難,協助避免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重演。他説,伯南克“用冷靜和智慧接管瀕臨崩潰的金融體系,用果敢行動和創造性思維給處於自由落體運動的美國經濟安裝制動器”。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也力挺伯南克連任。他在8月25日發布的博客上寫道,伯南克在金融危機中的表現可圈可點,他比原本可擔任這一職務的其他任何人都“敢作敢為、富有創意得多”。
    然而反對者也大有來頭,甚至包括被美聯儲積極營救的投行。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斯蒂芬羅奇9月9日為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奧巴馬讚揚伯南克為時過早,提名決定可能同樣草率。文章嚴辭批評説,奧巴馬提名伯南克連任缺乏遠見,因為世界需要的是能預防問題的央行行長,而非專攻危機後損失控制的央行行長。
    羅奇列舉了伯南克在雷曼申請破産保護前犯下的三個錯誤。第一,他固守央行應在涉及資産泡沫時持不可知論的哲學理念。在這一點上,他與美聯儲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立場一致。格林斯潘認為,貨幣機構最好定位於在資産泡沫破滅後清理爛攤子,而非預先阻止它。
    第二,伯南克是“全球儲蓄過剩”主張的捍衛者。這一主張為美國喜歡製造泡沫的傾向開脫,把責任推向亞洲儲蓄率較高的國家。
    第三,伯南克沉迷於格林斯潘“市場比監管者更明白”的信條,廢棄了美聯儲在流動性過剩時代的監管權威。

    “直升機本”

    伯南克現年55歲,1975年獲哈佛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1979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1996年至2002年任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系主任。2006年2月1日,他接替艾倫格林斯潘出任美聯儲主席。
    伯南克對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頗有研究。在伯南克發表針對大蕭條的著作前,米爾頓弗裏德曼有關大蕭條的貨幣理論非常盛行。弗裏德曼認為,大蕭條主要由美聯儲減少貨幣供應引發。
    2002年弗裏德曼90歲生日聚會上,伯南克説:“作為美聯儲官方代表……關於大蕭條,你是對的,我們的確如你所説那樣做。我們很抱歉。但謝謝你,我們不會重蹈覆轍。”
    同年,伯南克就“通貨緊縮”發表講話説,在法定貨幣體系中,政府擁有製造貨幣的物質手段,政府總能借助印刷更多貨幣避免通貨緊縮。他在講話中使用了弗裏德曼的説法,即應對通貨緊縮可以用“直升機”向實體經濟“空投”貨幣。自此,伯南克的批評者就稱他為“直升機本”。
    2005年,伯南克發明了“儲蓄過剩”一詞,意指其他國家儲蓄過多助長了美國經常項目赤字,促使美聯儲維持較低利率。

  相關稿件
伯南克獲提名繼續掌舵美聯儲 2009-08-27
伯南克:打響大蕭條抗戰下半場 2009-08-26
奧巴馬提名伯南克連任勝算大 2009-08-26
克魯格曼支持伯南克連任美聯儲主席 2009-08-11
伯南克:金融風暴“定海針” 200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