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漫談]出奇制勝的商戰計謀
    2009-08-20    曙光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許多公司及企業家在面臨危機的關頭,沒有坐以待斃、困守危城,而是以商戰奇謀勇敢應對,巧妙布局,從而扭轉了企業面臨的困境。

    虛者實之

    日本DC公司曾面臨破産的威脅,産品滯銷嚴重。如果低價出售,公司會元氣大傷,一蹶不振;如果銷不出去,公司的資金就無法周轉。公司經理山本村佑的心裏十分矛盾。
    這時,美國一家公司要買DC公司的産品,開出最低價格。山本村佑在談判桌上以虛者實之的策略應對,談判中多次向部下詢問“去韓國的機票買好了沒有”,並稱明天要去韓國談一筆大生意,表現出對美方生意的興趣不大。山本村佑的態度,使美方代表摸不着頭腦,便以原價買下了這批貨,DC公司得救了。

    借名揚名

    上世紀50年代末,美國黑人化粧品市場被弗雷化粧品公司獨佔。當時,這個公司有一名叫約翰遜的銷售員,他獨立門戶,創辦了只有500元資産、三名職工的約翰遜黑人化粧品公司。他心裏明白,自己這時還不是弗雷公司的對手,要想生存就必須另辟蹊徑。
    約翰遜集中力量生産一種粉狀化粧膏,然後依附弗雷公司的名聲進行強化宣傳。他在廣告中説:“當你用過弗雷公司的産品化粧之後,再擦上一次約翰遜的粉質膏,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一宣傳使消費者自然接受了,他的化粧膏在市場的佔有率迅速擴大,短短幾年便把弗雷公司的大部分産品擠出了消費者的化粧&。

    互助雙贏

    日本松下電器公司董事長松下幸之助是一名善謀者。早年,他在大阪電燈公司工作時,採用互助雙贏這一策略,使公司得到了發展。當時,松下幸之助對電燈泡着了迷,他傾資進行燈頭的改進工作,但産品仍然滯銷。松下幸之助決定拿出一萬個電燈泡用於廣告宣傳,以便打開銷路。在宣傳活動中,電燈泡需備乾電池,松下幸之助又專門拜訪岡田乾電池公司的董事長,説服他免費贈送了一萬節乾電池,一同進行宣傳促銷。兩家企業的合作産生了良好的宣傳效應,訂單雪片似地飛來。

    後發制人

    1976年,日産汽車公司推出大眾化汽車“尼桑”。豐田公司靜觀“尼桑”的銷售情況,“尼桑”獲得成功,不但不沮喪,反而十分高興。豐田公司的技術人員總結出“尼桑”的諸多缺點,對自己推出的大眾化汽車“卡羅拉”進行改進,上市後,獲得了比日産汽車公司更大的銷量。

  相關稿件
“三八節”商戰打響 2008-03-03
“軟實力”:奧運商戰中的最新手段 2008-02-15
商業間諜:搶佔先機 商戰中的“無間行者” 2007-07-23
奧運商戰:土炮VS洋槍 2007-07-17
中外資銀行商戰山雨欲來 200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