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日公布了2500億美元特別提款權(SDR)分配草案:美國將新增SDR426億美元,日本新增150億美元,中國新增90億美元,俄羅斯新增66億美元,印度新增45億美元,巴西則約增30億美元。據了解,本次分配是SDR創立以來最大規模一次增配。此前IMF只進行過兩次SDR普遍分配,累積分配額約為330億美元。
此次分配為IMF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進行的一次普遍分配。也就是説,以成員國在IMF的現有份額按比例分配SDR。據IMF網站介紹,草案將報IMF理事會投票表決,投票計劃於8月7日截止,如果獲得85%多數票同意,將於8月28日生效。
有助成員國應對危機
此次特別提款權的分配是作為今年4月倫敦G20峰會商定的1.1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的一部分而提出的。該計劃的目的是通過恢復世界經濟的信貸、增長和就業來克服全球經濟和金融危機。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由於此次分配SDR得到了G20領導人的支持,並且符合G20之外廣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預料會順利得到IMF理事會批准。
IMF總裁卡恩20日發表聲明指出,SDR分配是IMF應對危機舉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短期內有助於成員國以較低成本補充儲備資産以應對危機;從長期看,有助於成員國調整國內政策並防範危機。
此外,國內分析人士指出,IMF增發特別提款權也是為了強化自身在國際社會中的危機治理和金融監管角色。據中國財政部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的研究人員鄭聯盛介紹,在上世紀90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之後,IMF的貸款職能嚴重萎縮,這一方面和IMF的貸款條件過於苛刻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IMF可用的貸款資源很少。他説:“此次增加的2500億美元SDR,有助於樹立IMF在危機救援中的核心地位。”
對中國的實際意義有限
在這份草案中,中國將新增90億美元SDR,居“金磚四國”之首,但是,分析人士指出,這對於中國的實際意義並不大。
鄭聯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由於此次分配屬於普遍分配,各成員國在IMF中的基金份額未變,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投票權也不會因此增加。其次,儘管SDR的增加意味着中國可向IMF貸款的規模迅速擴大,但對於擁有鉅額外匯儲備的中國來説,使用機會可能並不太多。
但分析人士也指出,對於那些急需增加外匯儲備和應急資金的發展中國家而言,此次新增SDR會明顯帶來兩大好處:其一是增加了發展中國家持有的名義外匯儲備規模。在市場十分關注各經濟體的外債,並熱衷於比較各國外匯儲備規模的環境下,這一點有積極意義。其二,處於收支困境的經濟體可以用新增的SDR從其他成員國手中換取硬通貨,遭受收支危機的經濟體可以通過此種方式從美國(或中國)手中換取美元。
不會帶來通貨膨脹壓力
在IMF決定支持此次SDR分配後,包括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成員於爾根 施塔克在內的一些業內人士抨擊此舉考慮欠周,認為此項操作帶來的流動性增加可能引發通脹。
對於新分配SDR是否會帶來通貨膨脹壓力問題,IMF在7月20日發布的相關問答中給出了否定的回答,理由包括:此次分配SDR規模相對較小,約佔全球GDP的0.3%,不到全球貿易額的1%,僅相當於全球儲備的3%;預計五年內全球都有剩餘産能,期間能夠消化新分配SDR被用於支出所帶來的任何擴張性影響。
分析人士也指出,SDR不是負債,因此此舉不同於央行發行貨幣。換言之,增發SDR行為不能等同於傳統意義上的量化寬鬆,即發行貨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