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捲入反壟斷漩渦
    2009-05-19    卜曉明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谷歌公司總部。

    美國政府上周宣布加大反壟斷力度,採取與歐洲聯盟更為接近的反壟斷姿態。《紐約時報》18日報道,互聯網巨頭谷歌公司可能成為監管部門眼中最大“出頭鳥”。
  《紐約時報》援引法律專家的話説,美國政府的反壟斷機構可能加大網絡監管力度。隨着網絡吸引更多用戶、廣告商和軟體開發商,控制這些網絡的企業因滾雪球效應佔儘先機。
  艾奧瓦大學反托拉斯專家赫伯特霍文坎普説,正如因特網搜索和搜索廣告堪比個人電腦軟體,“谷歌作為佔據主導地位的網絡也堪比微軟”。
  事實上,美國政府已開始密切監控谷歌的企業行為。司法部去年聲稱打算根據反壟斷法律條款起訴谷歌與雅虎公司達成合作協議,致使雙方在搜索廣告領域的合作計劃告吹。
  反壟斷官員最近針對谷歌展開兩項質詢。一是司法部正在調查谷歌與圖書作者、圖書出版商之間的協議,從而判斷谷歌的圖書搜索服務是否違反壟斷法規。二是聯邦貿易委員會正在審查谷歌與蘋果公司“共享”兩名董事的行為是否削弱競爭。
  谷歌首席執行官埃裏克施密特本月&&,政府密切監管谷歌並不奇怪,“信息的重要性難以置信,我們應期待全世界政府注意我們做什麼”。
  霍華德大學法學教授安德魯加維爾説,谷歌在媒體、廣告、電訊、軟體等多個行業引起競爭對手憂慮,但做大做強並雄心勃勃本身並不違反反壟斷法律。
  法律專家認為,除非谷歌捲入某種形式的反競爭行為,否則它將接受持續監管,而非面臨重大聯邦法律訴訟。
  艾奧瓦大學反托拉斯專家霍文坎普説:“如果谷歌確實在因特網搜索和廣告方面獨佔鰲頭,而又未做出排他或其他惡劣行徑,監管部門可能不願介入。”
  反壟斷專家認為,政府針對谷歌的監管可能逐步升級,包括觀察谷歌是否將利用搜索引擎發展新業務。
  谷歌上月推出Google Profile個人資料頁面。這項服務為用戶提供一個頁面,展示自己的姓名、照片和其他個人信息。目標搜索姓名的個人資料頁面將展示在其搜索結果下方。
  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反壟斷專家蘭德爾皮克爾説,谷歌正在利用它的搜索引擎對它的另一項服務實施“杠桿化”。這種策略類似於微軟把它的視窗操作系統鏈結至它的瀏覽器。他説:“這種行為將可能引起反托拉斯部門注意。”
  美國司法部反壟斷機構負責人克裏斯蒂娜瓦尼説,反壟斷政策的準則應是“保護消費者利益”。
  按照上述準則,谷歌似乎不在反壟斷部門視野範圍內,因為它的大多數服務都是免費提供。而在它已開始涉足的手機軟體、在線桌面程序等新市場,谷歌大有挑戰微軟壟斷地位之勢。
  相關稿件
谷歌蘋果共享董事遭調查 2009-05-07
谷歌奉勸報紙與網絡媒體合作 2009-04-09
涉及尷尬隱私問題 谷歌“法眼”頻遭投訴 2009-03-25
微軟谷歌和eBay榮登十年內最具潛力股榜單 2009-03-10
谷歌手機定位服務:幫你“盯梢”親朋好友 2009-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