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看美國]美汽車業"救命錢"治標難治本
    2008-12-23    本報記者:劉洪    來源:經濟參考報
  美國政府日前公布了174億美元的汽車業救援方案。這筆“救命錢”無疑將使美國汽車業暫得喘息機會,但考慮當前經濟形勢,美國汽車業還遠未擺脫生存危機,未來幾個月對它們來説至關重要。
  美國汽車業深陷困境,是9月份以來金融危機全面惡化的結果。隨著金融危機不斷向實體經濟擴散,美國個人消費出現下降,汽車市場急劇萎縮,汽車商融資渠道受阻,通用汽車、福特和克萊斯勒這“底特律三巨頭”銷量急劇下滑,流動性也開始出現枯竭。
  汽車業是美國中西部多個州的支柱産業,涉及相關從業人員約400萬,大量失業對美國政府來説,將是難以承受之重;更重要的,汽車業是美國制造工業的象徵和榮耀,如果“三巨頭”真陷入破産,將造成市場信心的進一步崩潰,使美國經濟陷入全面的危機。
  美國汽車業求得生存的最大底牌,就是雷曼兄弟的悲劇。回看9月份全面惡化的金融危機,雷曼兄弟的破産是一個關鍵因素。為了避免汽車業成為下一個雷曼兄弟,可以説,美國政府“被迫”出臺了174億美元的緊急救援方案。
  美國總統布希一度並不願救助汽車業,但他日前也承認,當前形勢情況,讓“三巨頭”倒閉是不負責任的做法,會給“美國人帶來無法接受的痛苦打擊”,並使美國經濟陷入更深度的衰退。汽車業也由此成為繼金融業之後第二個得到美國政府救助的行業。
  但救助汽車業也在美國引起極大爭議。在許多美國人看來,“三巨頭”的淪落完全是咎由自取,因為“三巨頭”虧損多年,其經營模式顯然存在問題,金融危機不過是讓其垮臺的最後一根稻草。而用納稅人的錢為汽車業錯誤買單,違背市場規律,損害納稅人利益,也必然埋下嚴重的“道德風險”。
  正是出于對救助汽車業持反對態度,先前白宮和國會領導層達成的140億美元救助計劃在參議院遭否決,迫使布希政府只能從7000億美元金融救助資金中撥款應急。
  即便如此,100多億美元的杯水車薪還遠不能幫助“三巨頭”擺脫生存危機。許多業內專家就認為,“三巨頭”積弊甚深,要徹底走出困境,援助資金可能將高達1250億美元。這對捉襟見肘的美國財政來説,將是巨大的壓力。
  174億美元肯定只是救助款項的一個開頭,但結尾是什麼?美國汽車業會不會成為一個無底洞?美國政府能不能一鼓作氣救到底?這都存在懸疑。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魯格曼就表示,政府就根本不應該救,因為考慮到金融危機發展及當前汽車業格局,美國汽車業將會衰敗並很可能消亡。
  從全球角度看,美國“三巨頭”獲得政府救助,其實也有違背世貿組織相關規則的嫌疑,並將迫使其他國家跟進對本國汽車商實行救助,事實上可能加劇保護主義的傾向。但也可以肯定,不是每一家汽車商都能熬過這次金融危機,世界汽車業正進入一個可能産生劇變的“動蕩歲月”。
  (本報記者劉洪12月22日發自華盛頓)
  相關稿件
[劉洪看美國]2008美年度熱門詞匯暗藏機鋒 2008-12-16
[劉洪看美國]學過中文的美國候任財政部長 2008-12-09
[劉洪看美國]超常打折使"黑色星期五"魅力不減 2008-12-02
[劉洪看美國]美國汽車業:下一個雷曼兄弟? 2008-11-25
[劉洪看美國]中國發展對世界經濟不可或缺 2008-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