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12-01 本報駐紐約記者:陳剛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儘管美國的商家使出各種招數促銷,但是面對不樂觀的經濟預期和低於預期的減價幅度,消費者變得比以往更加精打細算,今年零售商“黑色星期五”的銷售成績很可能令人失望。 “黑色星期五”是美國感恩節(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後的第一天,標誌着傳統聖誕節購物季的開始。“黑色星期五”中的“黑色”代表盈利,與代表赤字的紅色相對。從感恩節到聖誕節的一個月是美國最重要的購物旺季,商家每年大約40%至60%的銷售業績均來自這段時間。 根據總部位於芝加哥的零售業信息分析機構“購物者跟蹤”提供的初步統計數據,今年“黑色星期五”的美國零售業實現銷售額10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雖然這個數字乍看起來不錯,但仔細分析卻是差強人意。 “黑色星期五”的銷售統計開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由於這個數據幾乎佔據了美國全國零售商全年銷售總額的10%,“黑色星期五”成為華爾街分析師觀察美國零售業的重要指標。2007年,這個指標比06年大增8.3%。 “如果扣除通貨膨脹因素的話,今年這個銷售數字幾乎與去年持平,”一家諮詢公司分析師費爾德曼説,“這個結果無法令人滿意,今年零售業的銷售將持平於去年甚至下滑。” 普通消費者對於今年的“黑色星期五”也不滿意。“在感恩節之前,我就看中了一身衣服,結果百貨公司在標籤上做了手腳,他們先把價格提高再打折,現在促銷的價格跟感恩節之前沒有區別。”一位顧客非常不滿地告訴記者。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所做的一項調查表明,在本週末購物的消費者中有很多對於商家的折扣幅度低於預期&&失望,他們期望在聖誕節前商家能夠更多地讓利。 “我對零售企業今年的業績沒有太大的信心,也許有的零售企業不一定能夠支撐得過聖誕節,”零售業分析師斯泰希説,“一方面經濟危機帶來的失業問題困擾了不少消費者,另一方面打折促銷意味着企業盈利可能下滑。”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於降價幅度很大,一些商家雖然銷售額上升但仍可能難以實現盈利增長,出現“賠本賺吆喝”的局面。未來一個月的銷售情況還很難預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