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11-25 本報駐紐約記者:陳剛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
|
圖為行人過街燈後的花旗銀行營業廳。新華社/路透 | 經過近兩個晝夜的談判,美國政府終於在24日凌晨來臨之前向處於困境的銀行業巨頭——花旗集團伸出援手。這一舉措既顯示出美國政府穩定金融市場的決心,同時也反映出美國金融體系問題嚴重。 按照賬面資産計算,花旗集團以2萬億美元的資産位於摩根大通之後,是美國第二大商業銀行。該集團在全球10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客戶約2億個,員工總數超過35萬人。對於美國乃至國際金融體系來講,花旗集團已經是一個超級“巨無霸”,大得使美國政府不能讓它破産。 “如果政府不救助花旗集團或者救助不成功,那對美國乃至國際金融市場來講將是一件災難性的事件。”在紐約一家銀行工作的分析師丹尼斯對本報記者説。他介紹説,由於投資者對花旗集團的前景缺乏信心,尤其是對該集團擁有上千億美元與房地産相關的債務感到擔憂進而引發股市暴跌,導致花旗信用評級下降和融資成本提高。雖然花旗集團手中的現金相對充裕,但是如果客戶缺乏信心從銀行撤資、儲戶擠兌,花旗集團根本無法應付,因此政府不得不出手對它實施救援。 對於美國來講,雷曼兄弟公司破産的影響猶在。由於雷曼的破産對金融體系造成了系統性破壞,華爾街金融危機一發不可收拾。無論是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還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伯南克,在反思這場危機的時候都強調絕不能再讓任何一個對金融體系構成系統性風險的金融機構破産。 但是,如何拯救花旗集團則是令美國政府頭疼的問題。在周末兩天的討論中,包括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併、成立專門機構、接收從花旗集團剝離的不良資産等方案都在考慮之中。最終,政府選擇了由政府直接介入的辦法。根據美國財政部、美聯儲以及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發布的聯合聲明,財政部和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將為花旗集團包括住房抵押貸款、商業房地産貸款在內的總計3060億美元債務提供擔保。同時,美國政府還將從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撥出200億美元用於購買花旗的股份。 隨着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美國的實體經濟正滑向衰退並反作用於金融市場。儘管美國政府對花旗集團的救助有助於穩定美國的金融市場,但人們不禁要問,面對可能層出不窮的金融機構財務危機,美國政府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來繼續拯救呢?
|
|
——花旗集團前身紐約城市銀行1812年6月16日在紐約市開張營業,當時擁有資本200萬美元。 ——花旗銀行公司1998年與金融家桑福德 韋爾的旅行者集團合併,成立花旗集團。 ——花旗集團在全世界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2億客戶,是世界最大信用卡發行機構。 ——花旗集團市值2007年超過2500億美元,在全球銀行業排名第一。但這一數字本月21日降至205億美元,少於加拿大三大銀行中任意一家。 ——花旗集團原為持有資産最多的美國銀行。但它今年把這一地位拱手讓給摩根大通公司。截至9月底,花旗資産降至2.05萬億美元,而摩根大通資産當時為2.25萬億美元。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