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1978年放鬆航空管制後,西南航空、人民捷運(People
Express)等廉價航空公司應運而生。這些航空公司的共同特點是,通過使用城市周邊的小型機場以及雇用非工會組織成員等方式降低營運成本,提供低價機票。“9 11”恐怖襲擊事件雖然給美國航空業帶來沉重打擊,但之後申請破産保護的卻都是聯合航空公司、德爾塔等大型傳統航空公司,廉價航空公司因為船小好調頭,所受影響反而不大。 時移事異。在油價飆升、信貸市場緊縮和美國民眾削減旅游預算的情況下,廉價航空公司的低價策略難以維繫,競爭優勢也日漸喪失。導致的結果是,邊疆航空公司申請了美國《破産法》第11章規定的破産保護,天空巴士、阿洛哈等廉價航空公司進行了破産清算。即使是倖存的捷藍、斯皮裏特(Spirit
Airlines)等也取消了部分航線以削減成本。 分析人士認為,讓美國廉價航空公司難堪重負的關鍵因素是高油價。據悉,為了應對高油價帶來的成本激增問題,廉價航空公司過去一年上調票價的比例已達5%。儘管德爾塔、大陸航空等大牌傳統航空公司同樣因油價上漲調高了票價,但由於對票價上漲不太敏感的商務旅客佔其客源的比例較高,故其所受衝擊不大。相反,廉價航空公司的很多客戶源對出行成本較為在意,他們轉而使用公交大巴等更為廉價的交通方式。 此外,對廉價航空公司十分不利的是,2002年以來美國幾大傳統航空公司經歷的破産保護風波讓它們享受到了政策層面的優惠,使它們有機會縮減與廉價航空公司間的差距。調查顯示,傳統航空公司和廉價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差距已經從2004年的7%降低至2%。 不過,廉價航空公司的創辦者們並沒有因此灰心喪氣。於1999年創辦天空巴士的約翰 威克雖然在年初經歷了這家航空公司的破産打擊,但他很快做好了籌集資金、重振旗鼓的準備——打算創辦一家新的航空公司Jet
America。對於消費者來説,這或許是條好消息,但投資者可能需要好好思量一番。
(肖瑩瑩編譯自9月29日美國《商業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