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全球一體化的發展,黑社會犯罪組織不再沿襲傳統的家族運營模式,而是演變為新型跨國黑社會犯罪網絡,不僅讓執法部門疲於應對,也讓傳統黑幫家族面臨挑戰。 英國廣播公司(BBC)前中歐特派員米沙 格倫尼在新著《跨國黑手黨:全球黑社會犯罪縱覽》中説,“跨國黑手黨”撐起的“影子經濟”産值約佔全球國內生産總值(GDP)的15%至20%,比恐怖主義更具威脅。
跨國犯罪
11月一個天色灰白的日子,幾名女子站在德國和捷克邊境俗稱“愛之路”的55號公路上。這些女子年輕美貌,衣着性感,光鮮的軀體仿佛歡愉的廣告,這使不少路過的長途車司機踩下剎車,停在那些迷你裙前。 後面的事情通常大同小異:一名女子上了車,然後汽車消失在皮條客的地盤。他們之間沒有協議,價錢是規定好的:半個鐘點35歐元(約合57美元),如果不採用安全措施,則為45歐元(73美元)。 這並非某部小説的開頭,而是記者格倫尼在《跨國黑手黨:全球黑社會犯罪縱覽》一書中講述跨國黑社會組織婦女賣淫的情況。文中提到的55號公路不僅是連接東、西歐兩個世界的橋梁,也是跨國黑社會犯罪組織活動的樞紐。 格倫尼在書中説,過去20年內,跨國黑社會犯罪活動尤為猖獗。英國倫敦警察局專家沙倫 克爾今年早些時候在利物浦舉行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説:“從盜版光盤到異域謀殺,有組織犯罪活動數量大幅增加,行為惡劣,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格倫尼説,“9 11”事件發生後,西方在打擊恐怖主義的戰爭中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資金,但比起恐怖主義,跨國黑社會犯罪網絡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的犯罪活動更具威脅。
主要原因
格倫尼認為,金融和商品市場全球化是上世紀90年代後黑社會跨國發展、全球犯罪網絡形成以及跨地區犯罪活動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 他在書中説,全球化為跨國黑社會犯罪網絡提供了新型犯罪機會,打開了洗錢的方便之門。黑社會的觸角不僅伸向本國社會的各個角落,而且遍及全球眾多國家,最終形成了龐大的跨國犯罪網絡。 跨國黑社會組織將毒品等走私到歐盟國家、日本和美國等可獲取高額利潤的地區,迫使不少發展中國家深陷跨國黑社會犯罪組織佈下的網絡之中。 許多西歐國家勞動力緊缺,人口老齡化嚴重,移民政策嚴格,這為跨國犯罪創造了機會。發達國家對走私商品、非法勞工等方面的需求不斷增加,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跨國黑社會組織的幫兇。 格倫尼在書中寫道,西歐發達國家的人們可以有大把閒暇時間和金錢花在妓女、毒品和走私商品上,花重金購買從發展中國家走私的腎臟器官,對於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犯罪行為缺乏免疫力。 在日本,傳統的黑社會組織同樣面臨人員老化和缺少“新生力量”的問題,而惟一的解決方案就是將犯罪“業務”外包給其他國家更強大的黑社會組織。 另外,貧富差距、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信息爆炸等因素,也為全球黑社會犯罪網絡的産生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東歐“受災”
格倫尼認為,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也推動了全球黑社會犯罪網絡的加速發展。 上世紀80年代末,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導致這些地區出現執法漏洞,不少失業警察加入黑社會開創“事業第二春”,他們走私香煙、武器、毒品、黑車,從事非法移民和販賣人口等犯罪活動。 一段時期內,這些地區的法律由黑社會“定義”。對黑社會犯罪集團來説,任何能帶來利益的行為都是“合法”行為。毒品走私和人口販賣等非法活動成為主要的經濟活動。黑社會給市場輸入任何可以販賣的東西,比如石油、食品、汽車等。 黑市交易大幅增加,“影子經濟”活動猖獗,中東歐和巴爾幹地區成為黑社會攪擾的重災區。從走私香煙、海洛因到販賣婦女,這些地區逐漸成為全球重要的非法商品生産地和非法貿易中轉地。 以保加利亞為例。1989年政局劇變後,保加利亞出現多個黑社會組織,大批失業警察加入其中。原本“獨立運營”的妓女、黑車、洗錢生意很快併入新的黑社會犯罪組織。“即使不共戴天的仇敵也開始合作,”格倫尼説。正是在這一時期,保加利亞成為西歐犯罪組織輸出黑車的主要目的地。 俄《消息報》去年披露的數據顯示,俄羅斯已有超過2000家“工業實體”落入黑手黨控制中,其中有400家是大型企業。 負責追蹤東歐地區黑社會發展情況的美國反有組織犯罪專家喬恩 韋內爾説:“上世紀90年代初,巴爾幹半島和高加索地區的主要社會收入竟來源於黑社會的犯罪行為。” 格倫尼在書中寫道,在保加利亞、馬其頓、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非法商販在街頭交易,他們的“老闆”卻來自政府。
殃及全球
跨國黑社會集團不僅存在於蘇聯和東歐地區,它們已在世界各地形成龐大的犯罪網絡。 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説,有組織犯罪集團在英國建立了龐大的商品生産、配送和銷售網絡,其“終端”是遍佈全國的眾多零售商。這個非法商業網絡的規模正在不斷擴張,“業務”範圍已涉及多個國家。 總部設在以色列特拉維夫的販毒集團不僅掌控着位於荷蘭、比利時等北歐國家的毒品“生産基地”,還通過拉丁美洲的貨船將毒品運送到美國洛杉磯、紐約和佛羅裏達等地。 剛果(金)是世界上主要的鈮鉭礦産地。鈮鉭礦是鈮鐵礦和鉭鐵礦混合而生的礦物質。科學家發現,從鈮鉭礦中提煉出來的鉭金屬有很高的熱阻值,是製造手機芯片和電腦芯片關鍵部件的主要原料,隨着國際市場對手機和電腦需求量爆炸式增長,鈮鉭礦成為炙手可熱的資源。因此,剛果(金)的鈮鉭礦區成為各種勢力爭鬥的“戰場”。 1998年後,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黑社會資助的反政府武裝與軍警之間因礦産資源頻頻發生衝突。主要衝突均發生在剛果(金)的礦産資源集中地區。黑社會通過反政府武裝掠奪一切他們能發現的資源:木材、動物、銅礦、鑽石,以及鈮鉭礦。 聯合國的調查結果顯示,剛果(金)和盧旺達、烏干達和布隆迪邊境地區的反政府武裝從剛果(金)搶走了成千上萬噸的鉭金屬,黑社會犯罪組織將這些資源走私到國際市場,再用這些資金購買武器進行叛亂活動。 格倫尼説,正在泰國監獄服刑的俄羅斯武器供應商維克托 布特,就曾利用走私鈮鉭礦的資金從蘇聯地區購買武器,然後走私到剛果(金)。
挑戰傳統
新型黑社會犯罪網絡不僅讓執法機構疲於應付,就連意大利西西裏島黑手黨、美國紐約“五大家族”和“日本幫會”等傳統黑社會集團也面臨挑戰。 傳統黑社會組織多為家族運營模式,在當地擁有超強勢力,一般“業務”範圍局限在本國。而新型黑社會犯罪網絡的觸角遍佈全球,運營主要目標是獲得經濟利益和政治目的,但與傳統犯罪行為密不可分。 新型黑社會犯罪網絡的運營方式、組織結構、人員物資、渠道來源往往充滿變數,極不穩定,就連他們的同盟通常都會很快因安全和利益因素而頻繁更迭。 格倫尼説,新型跨國黑社會犯罪網絡出現後,傳統的家族式黑社會組織開始沒落,著名的五大家族變得微不足道,西西裏黑手黨的運營模式已不再流行。新型跨國黑社會犯罪網絡為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和政治目的,採取了比傳統黑社會組織更為殘忍、多樣且“高超”的手段。 1997年至1999年國際刑警組織駐俄羅斯分支機構負責人弗拉基米爾 奧夫辛斯基對法新社記者説,“一大批前任‘教父’現在已成為俄羅斯經濟的火車頭”。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羅斯城市內如今很少見到黑手黨組織間的激烈槍戰,而這在上世紀90年代是他們慣用的爭斗方法,黑手黨或許已經找到更為“精明”的運作方式。 “科薩 諾斯特拉”作為意大利黑手黨犯罪集團的秘密代號已有多年歷史,意為“咱們的行當”。但這個黑社會組織早已不再滿足於當年販賣毒品的小生意,而是着手發展全球業務,如今已集販賣重型武器、濃縮钚和有毒廢物等眾多高利潤“業務”於一身,“分支機構”延伸到其他國家。
與你有關
也許你認為黑社會距離自己的生活很遠,但格倫尼説,事實上,跨國黑社會在“地球村”犯罪活動關係到我們所有人。只要你在過去10年內使用過手機或便攜電腦,可能就已在無意中使用了黑社會間接提供的商品。 顯然,打擊跨國黑社會犯罪網絡沒那麼容易。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當公司、銀行和私營企業意識到需要抵抗來自非常規交易的危險時,追蹤那些可疑資金的流向和來源已變得困難重重。 美國反有組織犯罪專家韋內爾負責追蹤東歐地區黑社會的發展情況。他和同事認為,實行全球反洗錢戰略是阻止“影子經濟”發展的關鍵。 格倫尼説,打擊跨國黑社會犯罪網絡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他呼籲,在金融市場建立更強大的監管體系和制度,同時建立更有力的執法機構。 “就像終結貧窮一樣,打擊和根治跨國黑社會犯罪也仿佛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人們的不懈努力在短期內還是取得了一定成效,”格列尼説,歐盟國家在過去4年內抓獲了450名犯罪分子,這或許能讓人們看到一絲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