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開發乙醇燃料卓有成效
    2008-09-05    本報駐巴西利亞記者:陳威華 趙焱    來源:經濟參考報
  巴西在生物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方面一直居世界領先地位。作為一種可持續的清潔能源,生物能源有效彌補了傳統能源的不足。 
  巴西1975年啟動乙醇燃料發展計劃,政府通過補貼、設置配額、統購乙醇燃料、調整價格以及行政干預等手段,鼓勵民眾使用乙醇燃料,並幫助企業從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獲取貸款。政府還要求在人口超過1500人的城鎮中,加油站必須安裝乙醇加油泵。汽油中添加乙醇燃料的比例也以法律形式確定。
  在政府扶持下,巴西石油公司、聖保羅州蔗糖技術中心等機構一直在開展致力於提高乙醇生産效率的項目,包括研究各種甘蔗的基因及萃取技術。上世紀80年代中期,乙醇燃料的利用在巴西達到一個高峰,當時巴西每年生産的80萬輛汽車中,3/4以上使用乙醇燃料發動機。
  其後十餘年裏,由於巴西國內政治環境發生變化,國際市場上石油價格下跌,巴西國內乙醇燃料供應量急劇萎縮,但一些有遠見的巴西企業和機構從未停止對替代能源的研發工作。進入21世紀後,巴西乙醇的生産效率翻了3番,生産成本從每升0.6美元降至0.2美元左右,加上國際油價走高,乙醇燃料在巴西的再度推廣在經濟上變得可行。
  2003年,大眾汽車(巴西)公司推出了首款“靈活燃料”汽車,可同時使用乙醇燃料和汽油,大獲成功。包括通用汽車和福特在內的其他汽車生産商也如法炮製。巴西政府還規定購買“靈活燃料”汽車可以減稅,以充抵“靈活燃料”汽車因安裝用於識別乙醇和汽油配比裝置而增加的成本。目前,巴西銷售的新車一半以上是這種汽車。
  目前,巴西多家科研機構和高校還致力於研發生物柴油技術。蓖麻、棕櫚、棉花、大豆、向日葵和玉米等可以大量生産的作物以及動物脂肪等都成為新型生物能源的原料。巴西最大的甘蔗乙醇生産集團德蒂尼不久前宣布,它已掌握從植物纖維素中提取乙醇的技術,將從2012年起正式利用植物纖維素作為原料生産乙醇,預計5年後具備日産5萬升纖維素乙醇的能力。
  巴西農牧業調查公司還從去年9月開始推廣生物燃料“生態證書”,以評估生物能源給環境和糧食生産帶來的衝擊,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生産生物燃料的企業如果對森林亂砍濫伐或對土地使用不當,都無法獲得此證書。
  相關稿件
歐佩克邀請巴西加盟 2008-09-05
巴西近日正式啟動其深海油田的開採[圖] 2008-09-03
巴西期待與中國“能源合作深入發展” 2008-08-26
巴西女子跳遠冠軍馬吉:中國就是我的新家 2008-08-24
女排:巴西奪冠 200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