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貸巨頭掌門人拿千萬美元高薪遭抨擊
    2008-07-23    作者:徐超    來源:經濟參考報
  據美國兩大住房抵押貸款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最新公布的高管收入報告,兩家公司首席執行官(CEO)2007年收入總計約3000萬美元;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兩公司同期因次貸危機遭受的損失數以十億美元計。
  一些批評人士説,這些高管明知市場風險越來越大,仍然為了提高個人收益而激進擴張業務,如今卻讓廣大納稅人來為自己的鉅額賭注買單。
  美國廣播公司(ABC)21日援引企業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高管收入報告説,“房地美”CEO理查德賽倫去年包括年薪、股票以及獎金等在內的總收入達到1830萬美元,比前年增長24%;“房利美”CEO丹尼爾馬德同期總收入達到1160萬美元。除上述收入外,“房地美”還為賽倫提供其他形式的“補償”措施,包括為其配備專車及司機、一套住宅安保系統及為其妻子報銷旅行開支。更讓人驚奇的是,公司還為賽倫報銷10萬美元律師費,而賽倫將其用來雇用律師與公司談判薪酬問題。
  事實上,與賽倫同樣享受高薪的管理層成員不在少數。“房地美”年收入總計超過200萬美元的高管達到6人。
  由於兩大房貸公司如今共持有或擔保抵押貸款額佔全美住房貸款的將近一半,去年以來愈演愈烈的次貸危機讓公司蒙受鉅額損失。一些批評人士認為,相對於公司的糟糕表現來説,高管們的收入實在太高。
  “這(高管高薪)是當前金融災難中最讓人憤怒的事,”美國拉登堡泰爾曼公司資深分析師理查德博韋説,危機本身“由管理失當造成,目的往往是個人利益的最大化。”
  “房地美”發言人沙龍麥克黑爾為此解釋説,公司高管薪金標準由董事會諮詢同業收入水平而定,考慮了“一系列因素”,包括市場份額增加等。麥克黑爾在被問及賽倫領導能力是否值1800萬美元時回應道:“他做了很多。”麥克黑爾説,“房地美”曾因審計控制執行松懈而曝出醜聞,賽倫上任後推行大規模改革舉措。“在他領導下,公司繼續為購房者以及住房市場做了很多,其中包括在市場上扮演起關鍵的穩定角色”。
  然而,一些分析師認為,正是由於企業設定的高收益激勵標準,促使高管敢於不顧高風險而下鉅額“賭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財富頻道資深編輯科林巴爾注意到,“房利美”與“房地美”的危機全面爆發前,一些批評人士屢次呼籲兩家公司縮減業務,減少公司在風險中的暴露程度,進而減少可能最終給納稅人帶來的風險損失。不過,兩家公司對上述忠告置若罔聞,在房地産市場逐漸陷入低迷過程中繼續擴展業務,增加市場份額。
  克林頓政府時期擔任勞工部長的羅伯特賴克認為,讓市場最為擔心的是,當政府出手挽救兩家房貸巨頭時,高管們似乎不必為自己的冒險之舉負責,同時仍然可以借納稅人的錢維持高薪。“我們創造了最糟糕的公費資本主義,”賴克説,“個人獲得利益,而公眾遭受損失。”
  (新華社專稿)
  相關稿件
伯南克:美國兩大房貸機構沒有垮&危險 2008-07-18
美房貸巨頭被曝曾在政壇“購買”影響力 2008-07-18
房貸斷供乃樓市集體責任缺失的惡果 2008-07-16
美聯儲&&新規排除房貸市場“定時炸彈” 2008-07-16
光大銀行下調固定房貸利率 市場反應平淡 200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