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4日,美國總統布什在首都華盛頓的白宮&&,作為應對高油價的一項舉措,他已經解除在美國近海開採石油的行政禁令。新華社/法新 | 美國總統布什14日宣布解除在美國近海開採石油的行政禁令,並希望國會採取類似措施廢除相關法律禁令,以應對國際油價不斷攀升的局面。
行政解禁
美國石油儲量豐富,是石油生産大國。據美國能源部情報局公布的統計數字,美國已探明石油儲量超過209億桶,居世界第11位;2007年美國石油日産量達510萬桶,居世界第三。得克薩斯、阿拉斯加和墨西哥灣是美國主要産油區,其中,墨西哥灣地區集中了美國大部分石油和天然氣海上鑽井平台,石油産量約佔全國總産量的25%。此外,美國國內一些地區雖然石油資源豐富,但出於長遠能源戰略和環境保護等多種原因,被明令禁止開採。 根據近海石油開採禁令,除中、西墨西哥灣和阿拉斯加沿岸部分水域外,佔全美近海水域85%的大西洋、太平洋和佛羅裏達州東墨西哥灣水域均不允許石油開採。 近年來,美國石油産量呈下降趨勢。作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美國石油消費多年來嚴重依賴進口。據統計,2007年美國日均石油消費2069.7萬桶,日均進口石油1221萬桶,居世界第一。 布什在宣布解禁令時説,如果放開近海石油開採,美國原油生産最多能增加180億桶,並在一段時間後達到控制油價的效果。“美國人正在(為油價上漲)付出代價,不作為是不可接受的。” 蓋洛普民意調查所今年5月份實施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7%的受訪者認為,如果開放近海石油開採能抑制油價上漲,他們願意支持解禁。
國會難準
但解禁無法靠布什一人之力完成。美國有關近海石油開採禁令共有兩個,一是美國政府頒佈的行政禁令,一是國會的法律禁令。只有兩個禁令都被解除,石油公司方可在這些油田開採石油。國會已連續27年維持這項法律禁令,而美國政府的行政禁令始於1990年。 布什此次解除的是1990年由其父老布什總統簽署的行政禁令,因此對於解禁近海石油開採不能立刻發揮實質作用。 布什呼籲國會同樣結束法律禁令,“阻隔在美國人和豐富石油資源之間的惟一障礙就是美國國會的行動。現在球已踢到國會一邊”。他強調,國會必須採取行動,“毫無反應將是無法接受的”。 然而,現階段解禁近海石油開採在國會獲准可能性很小。 美聯社報道説,國會民主黨議員和一些來自沿海州的共和黨議員均不贊成解禁近海石油開採。理由是開採近海石油可能造成溢油,破壞當地生態環境,威脅旅游業發展。民主黨議員認為,即使擴大近海石油開採,這些新增量也只是杯水車薪。美國政府要平抑油價,最應做的是向市場投放戰略石油儲備。 一些環保團體也激烈抨擊布什的解禁決定。環保人士認為,如果開發這些近海油田,將嚴重破壞周邊自然環境,得不償失,而布什的開採動議不過是為了滿足石油集團的利益。
奧麥對立
兩位總統競選人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也截然對立。 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奧巴馬的發言人比爾 伯頓説:“如果近海開採能夠緩解短期石油價格壓力或解決長期能源安全問題,我們會不顧風險予以考慮。但大多數專家,甚至包括布什政府內部一些人,均承認這無助於解決以上兩個問題。” 共和黨總統競選人麥凱恩則表明支持態度,稱布什結束近海石油開採禁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我希望奧巴馬參議員改變他的立場,支持近海石油開採。因為這能為我們在轉向能源多元化過程中提供保障,我們也需要充足的石油儲備,至少能緩衝石油價格飆升帶來的影響。” 分析人士認為,布什解除開採石油的行政禁令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象徵性舉動,不可能在短期內對抑制國際油價發揮實際作用。在11月份總統大選日益逼近的關鍵時刻,政府與國會在近海石油開採方面的紛爭折射出了共和黨與民主黨的政治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