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7-10 記者:劉洪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華盛頓電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8日發表調查報告稱,在給高風險次貸金融産品進行評級時,美國三大信用評級機構都存在違反內部程序的行為,並且未能避免利益衝突問題。 標普、穆迪和惠譽這三大評級機構在避免利益衝突問題上都有明確規定,但SEC的調查顯示,一些對高風險次貸金融産品進行信用評級的工作人員竟然直接參與評級費用的商談。由於評級費用由債券承銷商支付,評級越高越利於債券銷售,評級費用也越高,因此評級機構無法保證評級的獨立性。 報告指出,評級機構已允諾將就相關問題進行整改。標普公司當天也&&,公司將繼續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增加評級程序的開放度和透明度。 信用評級機構是融資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其主要功能和業務是對公司資信和相關債券産品進行評級。由於未能及早、明確提示次貸投資風險,三大評級機構的專業性和獨立性備受質疑。 SEC上月已&&,將針對信用評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新法規,加強監管,避免再次發生類似事件。 同一天,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經濟、財政與就業部長克裏斯蒂娜 拉加德在歐盟財長會議結束後對新聞界説,與會成員國一致同意,今後將要求標準普爾公司等信用評級機構在歐盟註冊,以加強對它們的監管。 歐盟委員會負責內部市場和服務業的委員查利 麥克裏維&&,信用評級機構的自律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在歐盟層面上必須作出監管回應。 麥克裏維説,歐盟委員會計劃於今年10月根據本次財長會議上達成的一致意見&&立法建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