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緊縮金融整合 美經濟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2008-06-18    本報記者:肖瑩瑩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圖為美國紐約拍攝的雷曼兄弟公司總部的資料照片。新華社/路透
  今年3月,華爾街投行摩根大通以每股10美元的低價收購了瀕臨破産的貝爾斯登後,市場一度被樂觀的情緒感染,認為次貸危機最糟糕的部分已經過去。然而,雷曼兄弟公司16日公布的鉅額虧損消息令市場認識到,次貸危機的“後續效應”仍在陸續出現,而由此引發的信貸緊縮、金融整合將使未來的美國經濟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困境未脫

  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16日發布財報稱,本財年第二季度(至5月31日)公司虧損28.7億美元,是公司1994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虧損。除了雷曼兄弟以外,本週金融市場還將迎來更多華爾街投行的季度業績報告。由於市場總體認為信貸危機給金融機構帶來的影響尚未消除,分析師下調了對高盛與摩根士丹利二季度的盈利預測。
  皮特堡資本集團分析師金考西指出,市場現在不僅關注金融機構的財報數字,還緊盯它們的資産減記情況。有數據顯示,華爾街金融機構在前幾年風光時期累積的龐大獲利,已有將近一半在最近12個月內泡湯。2004年初至2007年中期,全美七大金融公司的獲利高達2540億美元。但去年7月以來,美國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大通、雷曼兄弟、美林、高盛與摩根士丹利七家公司已累計宣布資産減記1072億美元,其中多數都是反映抵押房貸投資價值的縮水。
  分析人士指出,已有愈來愈多的跡象顯示,華爾街金融機構尚未擺脫困境。持續低迷的房地産市場、利差的不斷縮小以及多種貸款質量的下降都在侵蝕金融機構的盈利空間。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格雷格彼得斯認為,信貸危機中第一個階段在貝爾斯登3月17日被摩根大通低價收購後基本結束,但第二階段可能同樣艱難。他指出,信貸市場動蕩及其對金融系統的衝擊,再加上總體經濟的放緩,這是多數人未充分認識或理解的事情。

金融整合

  自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成為第一家葬送於次貸市場的著名投行後,業內對雷曼兄弟公司的憂慮便開始顯現。由於二者的資産負債平衡表最為接近,一些主流媒體曾猜測“雷曼會淪為下一個貝爾斯登”,甚至還有雷曼可能被百仕通收購的傳聞。對此,雷曼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富爾德&&,不排除雷曼兄弟和其他金融機構合併的可能性,只是這樣的交易不太可能在近期發生。他還主動&&,虧損是自己的責任,已採取相應措施確保不會繼續出現如此糟糕的業績。據悉,上周雷曼通過發行新股募得60億美元資金,並且撤換了公司首席財務官和首席運營官。
  不過,美國金融整合的大潮流恐怕是難以逆轉了。美林公司首席執行官約翰塞恩本月10日&&,華爾街金融業正經歷一個整合階段,弱小的公司將被吞併,而大公司也不是沒有破産可能。該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理查德伯恩斯坦也認為,美國住房市場下滑以及結構性融資過度引發的“信貸衰退”將至少持續兩年時間,未來幾年金融行業將經歷“大規模整合”。伯恩斯坦指出,在前一輪市場下跌周期中,約有25%的金融企業通過破産、被並購等方式“消失”,而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破産或者被並購的金融企業只佔全行業的7%左右,因此未來仍存在較大整合空間。

加強監管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日已對國內三大信用評級機構開展調查,該機構主席考克斯同時&&,SEC已在制訂計劃,加強對美國五大投行的監管。目前,SEC正在就各種潛在的風險問題與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美林、高盛以及被摩根大通收購的貝爾斯登進行溝通。
  美國《紐約時報》的文章稱,在對金融機構的監管問題上,兼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理事的雷曼首席執行官富爾德更有發言權。他指出,除了SEC外,美聯儲也有權力加強對投行的監管。值得一提的是,在貝爾斯登倒閉後,美聯儲宣布向投行等一級交易商開放貼現窗口,保證了後者的流動性。至於美聯儲會採取何種監管措施,現在還很難判斷。
  分析人士也擔心,金融管理當局加強監管後,華爾街銀行將被迫減少財務杠桿的操作,這將使美國金融界面臨低回報、低盈利和低就業的困境。紐約市獨立預算辦公室近日發布研究報告稱,紐約地區性經濟衰退將很快到來,並且將一直持續到2009年下半年,華爾街金融機構可能在未來一年內裁員3.33萬人。

  相關稿件
美聯儲“褐皮書”顯示美國經濟仍普遍疲軟 2008-06-13
美國經濟結構性衰退不可怕 2008-06-10
羅奇:美國經濟放緩可能拖累日本陷入衰退 2008-06-02
美國經濟已有走出低谷跡象 2008-05-21
本次美國經濟衰退軌跡可能是大"L"型 200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