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歐財長會議:密切關注世界經濟走勢[圖]
    2008-06-17    本報記者:王雲    來源:經濟參考報
  16日,韓國首爾的集會者手持標語,抗議油價不斷攀升。當天,2.3萬多名建築行業和運輸業司機參加了抗議集會。新華社/法新
  為期兩天的第八屆亞歐會議(ASEM)財政部長會議16日在韓國濟州島閉幕,歐盟27國、東盟10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巴基斯坦和蒙古國的財長或其代表及6個國際機構的相關人士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主要討論了世界經濟走向、原油及糧食價格上漲、金融市場混亂、氣候變化以及區域經濟一體化等問題。
  在此次會議上,與會代表都對當前的世界經濟形勢&&嚴重關切。會議結束後發表的一份聲明指出,石油、糧食及其他大宗商品的價格飆升對全球經濟增長構成威脅,並且會給世界貧困人口帶來嚴重後果。與會代表同意採取一致行動,包括增加農業和能源領域的投資等,以減輕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對貧困人口的影響。
  聲明強調,從近期看,世界經濟面臨美國經濟增速放慢、世界主要金融市場信貸緊縮和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增大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但從長期看,與會代表仍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持積極態度,因為與10年前相比,亞洲和歐洲經濟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都明顯增強。
  韓國總統李明博在講話時也毫不掩飾對世界經濟陷入危機的擔憂。他在講話中表明,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已經波及實體經濟,再加上石油、糧食和原材料的價格暴漲,“可以毫不誇張的説,世界經濟正在遭受20世紀7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李明博呼籲區域組織和各國政府加強合作,共同克服這場30年來最為嚴重的世界性危機。他指出,由於經歷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該地區的國家更能領會區域合作的重要性。
  會後發表的聲明還説,有必要進一步分析石油、糧食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的原因及其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的不利影響。據悉,聲明還指出,歐洲國家的一體化經驗有助於亞洲國家更好地發展區域合作,利用基於市場的手段降低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成本等。
  與會者肯定了亞洲地區金融合作的重要性,認為亞洲的金融合作將給該地區帶來穩定、減少不確定性並促進經濟增長。
  亞歐會議成立於1996年3月。1994年10月,當時的新加坡總理吳作棟訪問法國時提出召開亞歐領導人會議的設想,以通過對話與合作,促進亞歐兩大洲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這個建議得到了亞歐國家的積極響應。
  1996年3月,首屆亞歐首腦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標誌着亞歐會議正式誕生。曼谷會議明確提出了亞歐會議的宗旨、合作領域及指導原則,將政治對話、經濟合作、文化及其他領域交流確定為亞歐會議的三大支柱。亞歐會議設有首腦會議、外長會議、財長會議等定期會晤機制。如今亞歐會議財長會議已經成為亞洲和歐洲大陸進行經濟和金融合作的主要渠道。
  相關稿件
高油價將成為G8財長會議焦點 2008-06-12
八國集團財長將關注“雙高”探尋出路[圖] 2008-06-12
美國財長保爾森維護美元世界儲備貨幣地位 2008-06-04
巴西財長:巴西政府擬設主權基金抑制通脹 2008-06-02
美財長保爾森希望産油國石油部門"更開放" 2008-05-30